石河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与表中土地所有制变化有关的历史是

类名别称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土地归私人所有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地志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

地主阶级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鲁迅在《阿Q正传》里写道:虽然革命了,但却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只是人们走到街上都被剪掉辫子,哭着回家了。这里直接反映出的信息不包括(     

A.这里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后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C.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2016年,“丹东一号”沉舰(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共发现(提取)文物计200余件,多为船体构件、船员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这些文物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研究甲午战争的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海战

D.丰岛海战

4、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城市武装起义

D.乡村武装暴动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回答记者问题时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我们都认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习主席在此着重强调的是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6、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和结束

D.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

7、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8、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侵略战争的学习,我们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A.鸦片必须严禁 B.外交需要谋略 C.落后就要被动挨打 D.退一步海阔天空

9、报纸是近代维新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中在当时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是

A. 《申报》   B. 《民报》

C. 《国闻报》   D. 《万国公报》

10、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阅读的传记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11、下列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B.淮海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C.平津战役中,北平被人民解放军武装解放

D.三大战役加速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

12、新华社北京(2020年)10月22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一些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了如图纪念章。该纪念章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3、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粉碎阿古柏分裂势力,维护了我国领土主权的民族英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14、“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A. 1840年   B. 1856年   C. 1900年   D. 1931年

15、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邓世昌

D.陈独秀

16、惨痛的教训使得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于是这些人

A. 进行了洋务运动

B. 开始了戊戌变法

C. 进行了辛亥革命

D.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7、一位西方历史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即将结束时,农民的情况发生了突然而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一旦邓小平巩固了他对政治联盟的控制,他的政权就开始发布农业非集体化的命令。”这里‘农业非集体化”的命令(  )

A.开启农村大范围人民公社化运动

B.促成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的良好愿望

18、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有可能是(     

第十三章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

13.2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

13.3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4-1885年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正式建立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辛丑条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之一。它的意义是(     

A.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0、下图所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图中相应的方框里

A.《南京条约》签订地点

B.虎门销烟的地点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指出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22、1927年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24、填写下面年代尺上A、B处的信息。下图所示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哪条线索?

A:________B:_________

线索:__________________

25、百日维新的时间、标志:________年6月,________颁布________诏书,实行变法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太平天国运动领袖________

(2)领导辛亥革命________

(3)发动西安事变(一位即可)________

(4)指挥百团大战________

27、(题文)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

28、1894年,日军占领____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日军占领____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9、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0、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一系列主张。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现让我们回顾中共八大及八大以后历次党代会,探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辉煌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会议。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上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

(3)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探索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32、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新中国政权所采取的三项措施。

33、探究与运用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从中你学习他们哪些优秀品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1)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造成中国与世界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2)“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他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3)这次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