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中的“今日……新”主要是指
A.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人民日报》1958年9月14日登载了一段话“我们武钢工人表心情:‘天说天大,地说地大,什么也比不了我们的决心大!提早出铁,提早出钢,让钢铁汇成长江!今天我们实现了誓言,一号高炉提早出铁。’让我们欢呼钢铁的胜利,向全国人民报喜!”这段话反映了( )
①人民群众渴望发展生产的迫切愿望
②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③夸大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④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能有效抵抗疟疾的药物是
A.麻沸散
B.青蒿素
C.千金方
D.青霉素
4、在北京崇文门曾修筑了一座象征中国奇耻大辱的纪念碑是( )
A. 克林德碑 B. 公理战胜碑 C. 保卫和平碑 D. 大三巴牌坊
5、广州市的《越秀史稿》说:“它的起因是洋人要跟清廷修改条约,以图攫取更多更大的利益;清廷予以拒绝。洋人恃强,诉诸武力,发动战争”,材料中的这一战争
A.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工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D.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6、全国土地改革前,占有农村总耕地的50%以上的是富农和( )
A.地主
B.贫农
C.雇农
D.民族资产阶级
7、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开端的是(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中共十五大召开
8、下图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B.维护共和,进行护法运动
C.清朝皇帝在历史上消失
D.践行三民主义,创建中华民国
9、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创办商务印书馆②废除科举制③创立《申报》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0、“有一种失败叫占据,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以下史实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 重庆谈判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1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福州船政学堂 B. 时务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12、下列维新变法措施中,最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传播的是( )
A.裁减绿营训练新式新军 B.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裁撤冗员,允许官民上书
13、“碧血忠魂昭日月,金戈铁马铸长城”,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著名抗日将领是()
A.赵登禹
B.佟麟阁
C.张自忠
D.左权
1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15、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在《天津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哪种精神( )
A.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B.英勇斗争反抗侵略
C.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
D.善于向西方学习
17、186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学员兼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百日维新的推行
18、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 B.
C. D.
19、《史记》记载:“……封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这反映的是
A. 夏朝建立
B. 西周分封制
C. 春秋争霸
D. 战国七雄
20、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他突出的贡献是( )
A.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B.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21、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2、1929年12月,在________会议上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的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 。
24、下图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人公杨立青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从军照,从他的帽徽及制服判断,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期的是
25、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_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
26、五四运动的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⑦_____、陆宗舆、章宗祥。
27、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8、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9、观察如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固有领土:曾母暗沙
B.2012年海南省新设的地级市:三沙市
30、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签订中美《________》和中法《________》。
31、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2、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哪年?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会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巨人”应是指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三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