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1952年,中国农民发出这一感慨是因为(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
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哪一次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我国首批12辆汽车下线;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我国首架喷气式歼击机试飞成功;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大门,驶出我国第一辆拖拉机……我国取得这些成就是在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4、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围土地会议,颁布了 (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井冈山土地法》
C. 《土地管理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5、《家》这部白话小说是谁创作的( )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巴金
6、北京的桥千姿百态,世界闻名,其中卢沟桥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造桥技术的高超,还和近现代史上哪一事件有关(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8、1937年7月8日,“牺盟会”成员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沿途唱守土抗战歌,一般听众,无不立感亡国之恸。”民众深感“亡国之恸”是因为日本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9、牺牲于枣宜会战,被周恩来评价为“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自忠
B.谢晋元
C.李宗仁
D.赵登禹
10、图片承载着历史。近代中国遭受过深重的苦难,侵略者的暴行可谓是罄竹难书,下列图片反映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圆明园遗迹 B.日军在旅顺暴行 C.侵略者杀害义和团团民 D.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11、“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反映出的信息不包括
A.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
B.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了很多学生
C.学生的行为体现了爱国精神
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12、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侮,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一二八事变 B.皖南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13、今年90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4、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队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 “大臣”是( )
A.陈化成
B.关天培
C.林则徐
D.邓世昌
15、下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采取不抵抗政策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署《双十协定》
16、下图是1970年4月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据此判断,该评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成果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屠呦呦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
D.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
17、近代中国放弃高官厚禄,走实业救国道路的企业家是( )
A.荣氏兄弟
B.卢作孚
C.张謇
D.侯德榜
18、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完成。红军长征胜利完成是在
A.1936年l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3年10月
19、某班学生在学习某主题时,查找了相关的内容,如“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亮相”。由此可知,该班学生研究的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C.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D.新中国的文化事业
20、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21、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
22、结果:中国军队经过拼死抵抗,击退日军,最后,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____,获得会战胜利。
23、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4、(1)下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中A处的建设成就是____;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中B处的经济特区是____
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图二《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局部示意图》
(2)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到____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65年8月,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____。
(4)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5)2001年12月,中国成为____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____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5、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6、“他”被誉为“铁人”一名大庆石油工人______。
27、1864年夏,湘军冲入城内。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8、1915年,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__”,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918年,鲁迅在《________》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29、两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国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重大事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1、根据下面年代尺的信息,回答问题。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
(4)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5)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列出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应用,走出了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道路。写出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
(2)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3)针对抽象地谈论“姓社姓资”问题,邓小平通过哪一事件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写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名称。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深度发展。写出被誉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的思想名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又确立了哪一奋斗目标?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33、实现中国梦,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哪条正确道路?
(2)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哪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哪一文件的通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这一政治制度?哪一制度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王进喜和焦裕禄分别有着怎样的美誉?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向外学习的每一步都迈的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请回答: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4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社会国人向外学习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