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格斯认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 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3、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A.共和国脊梁
B.两弹元勋
C.炮兵英才
D.航天之父
4、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万家岭战役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
B.宋教仁遇刺→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
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
D.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
6、1966年—1976年我国发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其结束的标志是()
A.毛泽东主席的逝世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D.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7、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 ③《申报》创办 ④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漫画可以利用风趣幽默的手法再现历史信息,下边的漫画创作于九一八事变之后,对于该漫画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学良不抵抗日本侵略
B.蒋介石支持张学良抗日
C.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
D.全民族的抗战已经开始
9、“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矜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描述的事件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签订《辛丑条约》
10、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甲午中日战争”的时事报道。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天津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日本侵略者进犯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
11、“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 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12、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历来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了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周学熙
D.孙中山
13、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下列关于这次武装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南下广东途中,起义军遭到失败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4、义律(被追缴烟的同时)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强追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注:指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这里的“迅速而沉重的打击”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英军先派兵强占,然后通过《南京条约》正式割占的地方是
A.台湾
B.香港岛
C.九龙司
D.澳门
16、增强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的文章是( )
A.《亡国论》
B.《速胜论》
C.《论持久战》
D.《变法通议》
17、“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探索过程中的这些失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其中“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是指
A.大跃进运动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
18、下面结构图中①处应填写( )
①→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
A.萍浏醴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19、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抗战后奋斗方向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0、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A.西藏
B.新疆
C.内蒙古
D.青海
21、________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__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22、意义: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23、五四运动的地点:③_____。
24、小明同学在学完第三单元的内容后,制作了以下的学习卡,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第三单元 |
| 人生名片 |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 | |
第9课① 革命 | 职业:革命先行者 | |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 朋友圈:④ | |
第11课② 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人生挫折:⑤ | |
单元主题:③ | 历史功绩:⑥ |
(1)请你帮他完成学习卡上的内容。
(2)请选择一个对你感触最深的有关孙中山的名言或革命行动,并叙述出来。
25、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______。
26、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 。
27、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________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
28、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议是( )
29、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会议是___________。
30、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______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所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3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什么?
(2)1987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会议是什么?
(3)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然研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什么启示?
33、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1)列举“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列举在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及作用?
(2)列举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3)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说说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
(4)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什么革命?请写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功绩?
(5)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918年,他连续发表了哪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
(6)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写写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点?
34、国共合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振兴作出重大贡献。对此谈谈你对国共合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