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发挥广东的优势,利用临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对此表示支持,并说:“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这里“特区”的出现
①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有利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如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石,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3、“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诗中体现的“红船”精神是指
A.开天辟地
B.改革开放
C.渐进改良
D.合作共赢
4、19世纪90年代初,外国资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已有80余家,资本总额为2800万元,其中多属船舶修造厂和原料加工厂。1895至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到933家,资本雄厚的怡和纱厂、老公茂纱厂、增裕面粉厂、鸿源纱厂、三井制面厂、美国机器碾米厂和美国纸烟公司都是这时期建建成的。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5、党中央设立的国家级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说明了雄安新区是国家
A.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B.一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C.一个经济特区
D.一个沿海开放城市
6、1961年,党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基础极端薄弱 B. “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 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扩展到经济领域
7、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组织政党,推翻满清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8、观察《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3时30分,以右舷倾斜,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海面上沉没。”该段叙述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的浩劫
C.1905年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D.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11、2012年“北京泰和嘉成书画·古籍迎春拍卖会”拍卖康有为的书法作品,如果其中一幅是他手书的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横幅,下列哪个内容最符合( )
A. 学西方,立宪政,变法图强 B. 学西方,自强求富
C. 变革制度,走向共和 D. 办实业,兴教育,求发展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 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不理解共产党
B. 北产党取代了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C. 人民选择了国民党作为自己的代表
D.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4、下图是何剑士20世纪初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旨在说明清政府( )
A.顽强抵抗外国侵略势力
B.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顽固保守势力非常强大
D.闭关锁国限制了对外交往
15、在中国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的时间是( )
A.1901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16、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并指出战役的名称是
战役时间 | 战斗次数 | 毙伤日伪军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3个半月 | 1800多次 | 4万多人 | 2000千米 | 近3000个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17、1861年11月,法国作家雨果致信法国远征军上尉巴特力尔,指出: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强盗则叫作英国。这表明
A.私人信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B.信件描述与历史事实完全相悖
C.艺术表达限制了其史料价值
D.此信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
18、下列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打进北京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③ B. ②⑤ C. ①④ D. ②④
19、如下图是黄海海域沉船考古中发现的部分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
致远规独有的方形舷窗 带有“致远”二字的磁盘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丰岛海战 D.威海卫战役
2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以臂章作为识别军种的重要标志。从下图“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这一词可以判断这支部队是
A.海军陆战队
B.海军潜艇部队
C.战略导弹部队
D.空军部队
21、从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2、填空题。
(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
(3)1875年,左宗棠采用______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______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4)义和团的口号是______。
(5)1912年,孙中山在______宜誓就职,宣告______临时政府成立。
(6)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_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__宜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7)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______和______。
23、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_____水稻。
24、经过:________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并在江西________重创日军。
25、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会议的名称。
(1)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会议——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会议——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
(4)“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5)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会议——
27、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8、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张作霖三个军阀。
29、概况:1940年,______指挥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面对日军发动进攻。
30、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无法实现也未能实行。19世纪末,由山东、直隶一带兴起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
3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百年华诞,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路走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经历过波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日。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事件。
(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事件。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
(5)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
(6)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策。
(7)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也曾走过弯路,有过失误,请举出一例。
(8)中共十九大上确立的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结合你学习的史实和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了哪些“中国声音”?是由谁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进入崭新的阶段,请列举这个阶段我国外交成就三例。
(4)进入21世纪,我国举办了哪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列举三个)。
(5)纵观新中国的外交,你有何感悟?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请你写出这场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孙中山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此次运动中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谁首先提出的?
(4)从这些变革中,你能体会到哪些激励你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