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侧地图反映的战争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2、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个派的代表( )
A. 顽固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激进民主派
3、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多年来屡受欺侮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上气的时十刻。这个时刻是
A. 1855年
B. 1964年
C. 1967年
D. 1970年
4、某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这些改变发生在下列什么事件后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太岳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D. 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6、从1953年到2022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治国蓝图”的是( )
A.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B.成功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
C.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7、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中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中共七大
D.南京解放
8、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没有经过下列哪个省份
A.四川 B.甘肃 C.江西 D.浙江
9、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
A. 虎门战役 B. 大沽口战役 C. 青浦战役 D. 廊坊、杨村战役
1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一场 ( )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反帝爱国运动 D. 思想解放运动
11、“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复兴的道路”。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列强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2、在中国近代史上,誓死抗击俄国侵略,收复新疆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魏源
13、下图中的将军曾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近二十天,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场胜利是 (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4、《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A.开放沙市、重庆等为通两口岸 B.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地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赔送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1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A.毛泽东 B.彭德怀 C.朱德 D.林彪
16、下图是(1949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党外人士任职与比重)示意图,由此可见中央人民政府( )
A.得到各阶层一致拥护
B.是一个民主政府
C.是一个法治的政府
D.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17、下列侵略战争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18、下列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建立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消灭了地主阶级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B.安徽凤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放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D.开放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发区
20、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一二·九运动的开展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__。
22、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23、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始于
24、民国计时:以1912年为___________,改用公历。
25、1856年,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_。
27、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________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28、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_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2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中“先行者”是指________。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30、1895年春,____、____等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称之为“____”。
31、(1)观察下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 年)》,请将下列 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中共中央驻地:延安
B国民政府陪都:重庆
(2)据图指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特点?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建设之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二: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人民“富起来”得益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改革开放先从哪里开始?对外开放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3)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
(4)材料一中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指的是?
33、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材料二 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 参战舰数 | 装甲情况 | 总排水量(吨) | 平均航速(海里/时) | 鱼雷发射管数 | 火炮总数 | 鱼雷艇数 |
中国 | 12 | 12 | 34466 | 15.34 | 27 | 195 | 2 |
日本 | 12 | 12 | 10840 | 10.33 | 36 | 268 | 0 |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三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l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内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