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换取中国商品 B.制裁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C.扭转贸易逆差 D.打破清朝“锁国”政策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顶峰,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是(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讨论的内容不包括

A.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4、北伐战争初期叶挺率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湖战场主力被基本消灭的军阀是(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A.吴佩孚

B.张作霖

C.陆荣廷

D.孙传芳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该材料体现的政治原则有

①主权在民            

②三权分立             

③民主共和             

④君主立宪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6、“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他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徐光启

7、“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8、下表反映了100年前(今年2019年)中国的社会状况,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军阀割据

9、在某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次会议是(     

A.党的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八大

10、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A.大批干部被打倒

B.二月逆流

C.四五运动

D.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11、下面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表。从中可以直接得出的信息是(     

时间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A.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完全确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已经消亡

D.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国营经济占主体

12、中国近代史上,1856—1860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签订《南京条约》

13、为恢复国民经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主要针对的是(     

A.反革命分子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地主阶级

D.私营工商业者

14、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A.《黄河大合唱》

B.《渔光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毕业歌》

15、下表中的历史现象出现在1914-1919年间,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减少

1500多万户

耕地减少

2600多万亩

荒地增加

4900多万亩

陆军增加

92万多人

军费增加

5000多万元

A.八国联军侵华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民革命军北伐

16、“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A.中国边疆的危机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鸦片输入的危害

D.中俄《北京条约》的后果

17、中国人民解放军覆灭蒋家王朝的战役是(     

A.江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8、从下表可以看出1927年中共党员人数锐减,其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27年4月

1927年8月

中共党员数

5.7万

1万多

A.北伐战争中牺牲

B.国民党的血腥屠杀

C.第五次反“围”失败

D.长征初期失利

1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在《讨元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是因为袁世凯

①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②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③复辟帝制

④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

D.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计划(1953—1957年)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3、________(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4、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_________”。1947年,_____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25、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建设________道路,创立了________理论。

26、根据以下描述,猜猜“他”是谁?

(1)他在与英国人较量中,既表现出御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他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代表作有《四洲志》。他是

(2)他出生寒微,考中状元,但并不满足于仕途。甲午战败后,他提出实业和教育是“富强之大本”,在家乡创办大生纱厂,主张“实业救国”。他是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然而他的生命没有像他的精神那么长久,最终亡于张作霖这个刽子手下。他是

(4)他是一个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

27、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28、【砥砺前行·实现梦想】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________

29、填空题。

(1)1839年6月3日_____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_________》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4)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30、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____________________。导火线:_________事件;进程:_______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________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_______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经历了各种艰难曲折,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索革命道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军队,开展武装斗争。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促使中国共产党寻找到哪一条适合中国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反抗外来侵略——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在东北率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谁?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3)推翻专制政府一一请写出为实现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写出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标志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的事件。

(4)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32、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卡,回答问题。

(1)卡片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2)卡片二时间周恩来曾在哪一军校中担任政治部主任?该军校是谁创办的?

(3)卡片三涉及的是哪次事变?该事件是哪两位人物发动的?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周恩来。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茶馆、咖啡馆、书店等公共空间推动了信息的交流与思想传播,在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遍布城乡的茶馆不仅是平民饮茶之地,同时又是群众听戏、赌徒赌博的重要场所,是商人、掮客、手艺人探听市价、谈生意找生活的集散地,清代茶馆特别发达,这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茶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茶馆历史杂谈》

材料二   咖啡馆在近代上海城市生活中承担了复杂的社会功能。咖啡馆最初为适应外侨休闲和聚会而设立,在建筑装饰和品饮方式上都体现了异域特色,成为中国人了解西方生活方式的窗口。随着咖啡馆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上海市民多维活动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炫耀性消费、商贸洽谈和政治谋划的舞台。

——摘编自《1920-1940年代上海咖啡馆研究》

材料三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传教士和商人进入上海,为传播福音、创办报刊,传入了西方的活字印刷术。国人受到西方科学和让会思潮的影响,也纷纷设立出版社、报馆,传播西方新知。因出版事业有利可图,上海新开设之书店如雨后春笋,均采用西法印书,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中心。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多数中文报纸已经改用铅字印刷。

——《晚清西方印刷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茶馆特别发达”的原因。

(2)材料二中咖啡馆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近代咖啡馆发挥了哪些功能?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的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出版业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茶馆、咖啡馆、书店等公共空间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