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不属于“一二·九”运动口号的是

A.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 反对华北自治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革”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经过“第三次反思”,中国人取得的核心成果是(     

A.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B.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

C.确立“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

D.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它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 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张学良在谈到西安事变时说:“我做了一次这样的事,如果我认为国家需要,我还会再做一次!”这说明西安事变

A.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结果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 D.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5、“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

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如图与②对应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武汉

D.兰州

7、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村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私营企业改革    B、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C、国有企业改革    D、政府机构改革

 

8、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推行“包产到户”

9、“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在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大量的民族英雄,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作出重要贡献。下列属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在民族英雄的是

A. 关天培   B. 左宝贵   C. 陈化成   D. 杨靖宇

11、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 驱散乌云见太阳是(  

A. 1949年4月 B. 1949年10月

C. 1950年10月   D. 1951年5月

 

12、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3、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是(     

A.意大利投降

B.德国投降

C.日本签署投降书

D.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4、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川陕革命根据地

15、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口口口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口口”指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16、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国将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构建完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孟津河洛慧盟历史兴趣小组计划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浙江嘉兴南湖。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二大

18、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新发展理念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是(     

A.确定了国旗国歌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起临时宪法作用

D.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20、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

B.阿拉伯文化传入

C.西欧大学的兴起

D.城市的兴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12年1月1日,________成立,________当选首任总统。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23、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的地点是广西桂平县_______;1905年8月在_______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24、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3月,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25、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6、重点进攻:________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________解放区与_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7、史海拾贝

近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侵略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抗争。观察下列图片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填空。(把答案写在本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清政府割领土给沙俄面积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29、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 焦裕禄        ②雷锋            ③王进喜            ④袁隆平                    ⑤邓稼先

⑥邱少云          ⑦黄继光        ⑧刘少奇            ⑨阿沛·阿旺晋美       ⑩毛泽东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这一年雪域高原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西藏人民从此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以_____为首席代表的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抵京谈判。”

(3)1950年,抗美援朝中,战斗英雄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验收前赴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4)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解放军好战士”_____等先进人物。

(5)文革中_____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6)杂交水稻之父是_____ ,“两弹元勋”是_____

30、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后签订的条约是________。1901年,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这一说法的内容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

32、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

(1)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问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中共一大时期选出的党中央最高领导人是谁?

(2) 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 任意举出一例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全面抗日局面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33、(题文)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材料四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领土有何规定?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哪些探索活动?这些探索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根据材料四,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5)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你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