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则徐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受到中国人民永远的尊敬。这主要是因为他( )
A.指挥督战吴淞,抵抗英军进攻
B.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民族尊
C.编著《海国图志》,挑战传统观念
D.率军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
2、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有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
A.经济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发展才是硬道理
4、“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所指的战争有关的是( )
A.英国割占香港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三国干涉还辽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如图为鸦片战争形势图.图中反映了《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东南沿海
6、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对外开放进入新一阶段
7、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的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是指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8、一个洋务派官员说:“制造了洋枪洋炮,我们就可以自强了”,对此话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B.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 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 D. 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9、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从经济角度得益于( )
A.香港、澳门的回归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苏联建桥专家的指导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10、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23.3%。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1978年〜1987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北京粮食供不应求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困难
C.北京市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讲究营养均衡、绿色饮食
D.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供给不足
11、近代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多的工业,有70%集中于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项目有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使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2、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去江西参加以“革命摇篮,星火燎原”为主题 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了解的历史大事是
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会师③长征会师④中共七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能抓住关键词,出现“1915年”,“《新青年》”,“民主与科学”,“陈独秀”等这些词时,最有可能讲的历史史实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蒋介石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开展全面进攻。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占领了( )
A.张家口
B.孟良崮
C.青化砭
D.沙家店
15、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问题入手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北伐和西征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6、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17、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军阀
C.推翻清政府
D.实现共产主义
18、“…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
A.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 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 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 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19、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C.成立了“洋枪队”
D.在中国开设工厂
20、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以下内容属于国共两党合作成就的是( )
A.南昌起义
B.黄埔军校成立和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长征胜利
21、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22、不朽的业绩,被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1)【工业起步】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实施________________;
(2)【良好开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
23、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4、______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6、民主与法律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文革中_______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27、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28、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_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9、_______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0、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__(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1、“九一八”后,国民党为什么要推行不抵抗政策?
32、(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2)同盟会的成立的目的是什么?纲领是什么?
(3)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浩劫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哪一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哪一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4、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2)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3)有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是失败了。就此请分别说出他们各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