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在党的历史上"永放光芒"。它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2、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目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华民族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指( )

A.强学会成立 B.中共二大召开 C.中共一大召开 D.五四运动爆发

3、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体育课被列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其主要目的是(  )

A.丰富课外生活   B.提高群众体育水平

C.落实课程改革要求   D.增强学生体质

 

4、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进步的先导。下列运动与传播思想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戊戌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政治观念

B.辛亥革命--民主与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

D.五四运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5、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广东考察,此举被解读为体现了中共中央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上世纪90年代,垂暮之年的邓小平将徘徊中的改革之舟推向一个“新航程”。这个“新航程”是(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重点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此会议是(    )

A.联合国大会

B.亚信峰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7、奧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翟志刚

8、下列各项,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下表为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三次向列强借款的信息表。这些借款使清朝

借款项目

借款条件

1895年“俄法洋款”

借款4亿法郎,折银9800余万两,分36年还清

1896年“英德洋款”

借款1600万英镑,折银9700余万两,分36年还清

1898年“英德洋款”

借款1600万英镑,折银1.2亿余两,分45年还清

A.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B.对外财政依赖加深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政府债务负担减轻

10、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 胡适   B. 严复   C. 左宗棠   D. 康有为

11、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违背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C.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D.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遍布全国各地

13、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14、“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天下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吃饭。为解决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邓小平

15、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A.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B.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C.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16、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聂士成等历史人物的共同贡献是(       

A.学习先进技术,致力富国强兵

B.矢志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

C.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

D.推翻专制统治,图谋人民幸福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斫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这句话意在强调该事件(     

A.抵御了帝国主义的入侵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揭开了局部抗战的序幕

D.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18、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的“全国性的胜利”是指(  )

A.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合作最终得以实现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19、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二大

20、历史研究重在证据。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

A.文学作品的描写 B.电影片段的场景 C.日本的官方言论 D.屠杀现场遗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1956年底,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__

23、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4、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 )出逃。

25、1935年爆发的 _________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6、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中,___(人名)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是青年学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7、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分别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8、____________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9、宣传维新变法,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________;1872年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0、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 民族振兴、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什么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2、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5)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江苏省省会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中的《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图2中反映了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请写出当时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临时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名称。

(3)图3反映了抗战的胜利,结台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4)图4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哪次著名的战役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