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舰船沿长江往上航行,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的
A. 武汉
B. 沙市
C. 长沙
D. 重庆
2、2019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六个法定的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遇难同胞。这是为了纪念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惨死的同胞?
A.旅顺大屠杀 B.屠杀义和团 C.南京大屠杀 D.日本“三光政策”
3、贵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他经常讲一些自己过去的事情,其中不可信的事情是( )
A.建国初期他家分得5亩地
B.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
C.他吃过“大锅饭”
D.1958年他办了一个养鸡场,发财了
4、中国步入近代社会后,一些新式报刊纷纷出现,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局势。其中,在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大公报》
C.《时务报》
D.《新闻报》
5、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开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十四年抗战”始于( )
A.南京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抗战 D.七七事变
6、“英国人在1793年通过和平谈判没有得到的东西,40多年后通过战争一件不少的得到了。”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轻工业
8、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的事件是( ▲ )
A. 三大战役的胜利 B. 北平的和平解放 C. 南京解放 D. 华北全境解放
9、在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之前,只有少数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阅读写作,文学革命后,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大众,看书读报、开口讲话、提笔写作都采用白话。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B.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C.批判了封建道德礼教
D.推动了爱国救亡潮流发展
10、一首老歌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国大陆的解放
1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A. 中共一大上 B. 中共二大上 C. 八七会议上 D. 遵义会议上
12、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C.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D.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14、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5、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的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义勇军进行曲》
D.《我的祖国》
16、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太平天国建立以后
B.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17、中共十二大的政治报告对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都进行了批评,申明 我国外交不偏袒任何一方,“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不赞成谁;谁有害于和平,我们也 不赞成”。材料表明当时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原则
B.主张围绕联合国开展外交活动
C.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关系恶化
D.成为国际外交新格局的主导者
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A.
B.
C.
D.
19、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耻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 )
①白银外流直接成胁国家收入 ②上层社会更加腐败 ③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
④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借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 实现国家独立 B. 消除种族歧视
C. 实现领土扩张 D. 维护国家统一
2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结合有关知识填充下表空白处。
提示语 | 会议(事件)名称 |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
国共合作,以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为目标 |
|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
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
|
(2)填充下表空白处。
对革命 道路的 探索 | 苏俄(联):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开端,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中国:发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 包围 ,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22、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2002年,_____________(会议)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_____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为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潮。
25、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治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请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政治变革: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1689年议会通过《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君主立完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起来。1776年7月4日,在北美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_______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发明创造: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______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 ______”时代”。
科学理论: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_______》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6、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27、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8、新中国成立后的代国歌是《_________》,国旗为_________。
29、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30、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31、近代时期不同阶级派别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和探索;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农民阶级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2)写出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党人黄兴参与领导的两次武装斗争。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明确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4)你从以上这些事件中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具有什么精神?
32、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两弹”科技成就斐然,请列举一例。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3)请写出两位在“两弹一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他们身上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4)我国首位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2008年哪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其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012年加入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字是什么?
(5)哪位农业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3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起初以“______①_ 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来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在社会上起了_____②_ _的作用。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______③_ 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指导思想)。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④_ ,反对专制;提倡______⑤_ ,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34、综合探究: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材料一】
(1)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2)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的B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3)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请你从材料一图中A、B、C、D、E代表的历史事件中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填写字母)。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请问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此事件相关人物列举五人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得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