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它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2、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订。这标志着(     

A.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B.西藏实行民族自治

C.西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土地改革正式开始

3、“为了满足军士的贪婪,各国将领允许士兵在北京城无所顾忌地烧杀抢掠三日。使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和摧残。地安门至西安门的房屋被焚毁殆尽,前门至东四牌楼也是满目荒凉……”材料描述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天平天国天京陷落

C.日军旅顺大屠杀

D.八国联军的暴行

4、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上海 B.重庆 C.南京 D.延安

5、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个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

A. 邓世昌

B. 李鸿章

C. 詹天佑

D. 张謇

6、《世界大百科全书》这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复兴和改革两者都带来了某种程度的效果,但是归根结底仍是属于垄断资本体制的范畴。”该书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罗斯福新政(     

A.消除了经济大危机

B.没有触动社会制度

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7、_______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他是

A.袁隆平

B.蒋南祥

C.钱学森

D.爱因斯坦

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1921年7月  上海   B.1921年7月 广州

C.1924年1月  广州  D. 1949年10月  北京

9、“另一方面,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的态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 B.西方列强不敢镇压义和团斗争

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反封的农民运动 D.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坚定

10、如下图为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重工业

B.我国通过一五计划赶超了英美

C.我国形成了重工业发达农轻工业落后的局面

D.一五计划我们建立了成熟的工业体系

11、2021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的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伟人,以下内容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是(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D.“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12、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军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C.土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D.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14、“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短衫’和‘工装’的工人农民,现在能够同穿‘西服’和‘长袍’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是整个社会大变革中富有象征性的一个缩影。”与材料相关的是(     

A.民族的独立

B.人民的解放

C.普选的推进

D.祖国的富强

15、它既是从总结我国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出来的,又是在吸取苏联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它是(  

A.《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C.中共八大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6、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能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国门被打开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7、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A.实业救国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

18、20世纪初年,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指引下,多年来不竞声华,埋头实干,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敢为天下先,打响了锋锐直指清王朝的起义第一枪。这次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19、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提出要研究在新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该文章被一些人指责为“砍旗”,但却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其得到支持的原因是该文章(  

A.深化了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走向成熟

C.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出席会议的代表有662人: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解放军、全国总工会、青年团、全国妇联、学联以及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等方面代表。包括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甚至还包括清朝末期和北洋时期较有声望,后来同情革命、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士。从代表的构成看,最能体现(       

A.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人民意志

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居于领导地位

D.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填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等组织发展而来,其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__”的口号。

22、根据所给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虎门销烟——

(2)虎门战役——

(3)收复新疆——

(4)黄海海战——

(5)汉阳铁厂——

(6)轮船招商局——

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_____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4、史海拾贝

近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侵略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抗争。观察下列图片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填空。(把答案写在本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提出了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

26、根据以下描述,猜猜“他”是谁?

(1)他在与英国人较量中,既表现出御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他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代表作有《四洲志》。他是

(2)他出生寒微,考中状元,但并不满足于仕途。甲午战败后,他提出实业和教育是“富强之大本”,在家乡创办大生纱厂,主张“实业救国”。他是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然而他的生命没有像他的精神那么长久,最终亡于张作霖这个刽子手下。他是

(4)他是一个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

27、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8、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①处自治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②处的主要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9、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______;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

 

30、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1)清政府被迫签订   《   》,从此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结束。

(2)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回答下列有关我国教育发展的问题:

(1)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什么法令?

(2)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年?

(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作为接受义务教育的你应该怎样做?

32、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2)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

(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什么理念?

(4)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在实 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1)材料一所述的运动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哪一口号最能体现该运动的性质?根据所学回答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哪一地区?

(3)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运动?这体现了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这场运动的性质?它是 革命的开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