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习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场战争有关的史实有(     

①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②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③为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2、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为了纪念

A. 虎门销烟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南京大屠杀

3、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 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 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 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4、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A.谭嗣同

B.康广仁

C.梁启超

D.林旭

5、在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他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又令裁撤绿营,让旗人自谋生计,多达100万人被突然中断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段话反映了戊戌变法过程中

A.光绪皇帝软弱无能

B.中国国力贫弱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中国政治腐败

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孟良崮战役

B.辽沈战役

C.青花贬战役

D.淮海战役

7、“三只兔子改变了中国文化”说的是三个属兔的人——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与他们相关事件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民主科学”

D.“变法自强”

8、1876年,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9、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

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   

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

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1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采用公元纪年,一位出生于民国23年的人是生于公元( )年

A.1934 B.1935 C.1936 D.1937

12、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写了第一首白话文诗歌《两只蝴蝶》,由此推测胡适在运动中宣传

A.中体西用

B.文学革命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13、1953年至1956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下列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重工业

14、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B.中美建交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法建交,友谊长久

15、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下列建筑共同见证了(     

               北京大学红楼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涨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运动的爆发

16、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袁世凯

A.就任临时大总统 B.派人刺杀宋教仁 C.镇压二次革命 D.接受“二十一条”

17、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中国在1972年将熊猫赠送给美国,1973年赠送给法国,1974年赠送给英国,1975年赠送给墨西哥,1978年赠送给西班牙。这反映(     

A.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

B.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国力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与中国结盟成为世界潮流

18、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争斗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它使许多原本会继续支持蒋介石的敌对分子沮丧了,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出来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彻底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D.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主权

19、毛泽东曾提笔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即彭德怀)!”1940年下半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0、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王朝的部分官僚发起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 实现了富国强兵   B.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C. 挽救了民族危亡   D. 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2008年9月,(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2、根据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史实填空

(1)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_________________

(2)地主阶级反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_________________

(4)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年,在同盟会推动下武昌起义获得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宜布独立,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

24、识图,把下列字母代号的地点填入图中适当的方框中。

A、长江三角洲

B、最大的经济特区。

25、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6、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27、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

2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被侵略军劫掠并烧毁。同一时期,沙俄掠夺中国大片领土,一次性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

29、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方式为_____,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歌曲《国民革命歌》唱响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时代最强音?诗句“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中的“朱毛合”指什么事件?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为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弘扬革命先辈的哪些精神。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4)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5)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即解放战争时期)的严重后果。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3、先进的理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是哪次会议?

(2)在哪次会议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后,我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材料二

   

(2)材料二时间轴中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确立了怎样的政治路线?

(3)材料二“时间轴”中2021年“百年梦圆”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回答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有哪些?中国梦的实质是什么?

(4)“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少年的你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尽哪些绵薄之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