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甲午风云》中同日军英勇作战的清军水师筹建于(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洋务运动期间 D. 《马关条约》签订期间
2、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
C.国民党反动派
D.日本帝国主义
3、下图是《神州日报》发表的漫画《江宁城缔约》,江宁是南京的旧称。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本次缔约的时间在1840年
B.本次缔约是中外平等协商的结果
C.漫画中的外国人为美国人
D.这次缔约使中国 “国门洞开”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作者认为美国革命主要“新”在( )
A.推翻了封建专制
B.创造了独立的国家
C.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D.缓慢度过了经济危机
5、下图是课本剧社团的同学在排演时的对白。据此该剧目的主题可能是( )
甲:听说这次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乙:是啊!并且之前可恶的鸦片贸易竟然合法了。 丙: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孙中山评价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变。”他评的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河内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7、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由此可见,在五四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青年学生
B.商人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8、2020年12月,在外飘零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归阔别已久的家——圆明园。马首回家,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道理。十二生肖流失海外始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9、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总统选举法》
11、19世纪20世纪之交,由西方对华侵略行为逼出来,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行为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1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直接目的是:( )
A.实行土地私有制
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实行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公私合营
D. 强制收归政府
14、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同盟会成立 ②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某班同学计划去位于北京市五四大街29号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进行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主题可以确定为(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引领时代
C.中共一大,开天辟地
D.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16、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所示,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7、20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结束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日建交
B.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8、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前几年扩大了企业的权限,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方向正确、收效明显;今后,要继续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
A.计划经济体制已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19、某电影中出现以下故事情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活捉了蒋介石……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西安事变》
C.《开天辟地》
D.《重庆谈判》
20、“当数十名学生在警察署斥责段、徐、曹、陆等卖国罪行时,警察和兵士在旁倾听,非但没有拘捕他们,且多颔首称是。”这一真实的历史场景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1、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所有制。
22、爆发:________年8月1日,____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5)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
(6)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______
(7)解放战争中“全国性的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________
24、1688年,英国支持议会的势力发动政变。这政变的更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因此西方人认为这是一次“__________”,它标志着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5、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年
26、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 ______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禁毒英雄是 ______。
27、辛亥革命的开端是( ),时间:( )
28、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资产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9、______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到6月初,运动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五四运动主力。
30、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__革命政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主张。
31、完成下表。
人物
| 文学作品(最好是本期所学)
|
聂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赵树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徐悲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鲁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郭沫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3、看图回答问题
1.图a中的人物是谁?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小说?
2.图b中的人物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他是谁?
3.图c中的人物又是谁?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三个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参加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初,孙中山从欧洲抵达日本,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何时?地点在哪里?
(2)在成立大会上,同盟会确立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3)中国同盟会所创办的机关报是什么?
(4)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