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材料中的”分田原则“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约法》

D.《天朝田亩制度》

2、近代科学与文化是世界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下列人物和成就对应一致的选项是(     

A.牛顿——命运交响曲

B.巴尔扎克——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贝多芬——《人间喜剧》

3、新中国诞生时,旧时代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项目中 80%在内地,694个重点工程中有472个在中、西部,占68%。这表明,“一五”计划(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调整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使我国在短期实现工业化

D.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4、1912年清朝覆灭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华寻找新的代理人维护侵略权益,中国陷入分裂状态。直到哪一事件,祖国大陆才再度获得实质性的统一(   )

A.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三民主义

B.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D.1951年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5、1992年11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A.和平统一原则

B.“三不”政策

C.“九二共识”

D.“三通”政策

6、2015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这体现了我国(  

A.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B.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C.继续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D.逐步增加沿海开放城市

7、在美丽的青岛有这么一个老建筑,如图,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太平天国运动

B.列强瓜分中国

C.洋务运动

D.百日维新

8、维新派与洋务派,是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兴起的两个政治团体,他们的主张的根本区别在于

A.鼓励开矿建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

 

9、记录片《铁人王进喜》摄制组将进行实地拍摄,他们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

A西藏阿里

B辽宁抚顺

C河南兰考

D大庆油田

 

10、2020年1月,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武汉毅然决定“封城”。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以下事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D.广西起义

11、19世纪上半期,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时段,哪一段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

A.A

B.B

C.C

D.D

13、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C.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

D.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配合了敌后战场的抗战

14、近代以来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1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A.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B.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C.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

A.农业   B.商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18、割香港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分别是哪两个条约

A. 《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和《虎门条约》

D. 《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

19、从图片或文字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观察下列材料,提取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五四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20、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 戊戌变法兴办工业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_____),人民幸福。

22、下图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人公杨立青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从军照,从他的帽徽及制服判断,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期的是

23、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4、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 节。

25、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_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_________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选举__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6、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________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的诞生。

2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未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回顾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 ①____促进了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并且为了提高我国海防建设,他又筹建②____,是清朝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舰队。

该图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③____,因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最终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临行前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新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④____,并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⑤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次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918年,⑥____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了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上海开幕,因受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⑦____南湖的一艘游轮上进行,最终完成了会议议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此精神也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28、1912年3月,______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底,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29、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

30、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时间。

(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39年6月,收缴鸦片,当众销毁——

(2)1927年8月,周恩来等,武装起义——

(3)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等实行“兵谏”——

3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除孙中山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代表3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材料二 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村改革“好”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