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C.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D.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下列哪一选项与材料所述事件的爆发直接相关联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D.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3、明朝状元赵秉忠的答卷上共有2460字,字迹工整,无一涂改,上有万历皇帝批的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当时,赵秉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在试卷上自由发挥自己对朝政的独到见解
B.熟读“四书”、“五经”
C.会写规范的八股文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4、黄遵宪在甲午战争中悲愤地说:“噫吁哉!海陆军!人力合,我力分。如蠖屈,不得申;如斗鸡,不能群。”作者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 腐朽的封建制度 B. 军队内斗不合作
C. 清军屈服不敢打 D. 日本海军的强大
5、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枣宜会战
6、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近代作品,其中①处可填( )
第一类:①《子夜》《骆驼祥子》 第二类;《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 第三类:《虾》《田横五百壮士》《愚公移山》 |
A.《十字街头》
B.《雷雨》
C.《黄河大合唱》
D.《定军山》
7、下列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东北工业基地
D.大庆油田
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英雄有( )
A.杨靖宇
B.张自忠
C.左权
D.邱少云
9、孙中山先生于民国14年3月12日逝世换算成公历,应为公元年
A. 1924
B. 1925
C. 1926
D. 1927
10、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其中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德国强占胶州湾
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兴中会成立
12、1839年6月3日,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专程前来参观销烟。传教士裨治文在任职的《中国丛报》中记述:“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这表明
A.虎门销烟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B.中国人民禁烟斗争中坚定的决心
C.禁烟斗争严重侵犯了英国的利益
D.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导火线
13、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谁?
A.左宗棠
B.奕䜣
C.曾国藩
D.张之洞
14、“三起三落/经受了风风雨雨的摔打/回顾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使你悟出了‘真理’也有真假/划时代地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走上了正轨/使共和国的国力/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壮大。”上述材料称赞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15、如图是某年的《申报》,它最可能出版于
A.1911年—民国元年 B.1912年—民国二年
C.1913年—民国二年 D.1912年—民国元年
16、1905年,一位年青人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中国同盟会
D.强学会
17、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会师的双方是
A.贺龙、毛泽东的队伍——陈毅的队伍
B.贺龙、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
C.朱德、周恩来的队伍——贺龙的队伍
D.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18、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19、这次战争后,“巨额的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不仅加剧了清廷财政危机,而且使列强得以控制了清廷除田赋之外的主要财政来源;使馆区的设立,炮台的拆除,军队的驻扎等,使列强进一步强化了对清廷的政治和军事控制。”这次战争导致( )
A.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为通商口岸
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把能搬的一部分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迁移到云、贵、川、陕、甘、宁、青等省区。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的方针。这一主张的现实意义在于( )
A.改变了近代以来的工业布局
B.集中了工业与科研力量
C.使新中国可以对抗美国
D.促进了消费品的生产
21、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22、经过:遵义会议——四渡________(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________(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________——翻雪山——过草地。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23、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首个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4、太平军最凶悍的敌人是______编练的湘军
25、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26、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是__________。
27、请你给材料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9、【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30、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请回答:在本单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国际意义?“巩固”主要指哪些史实?请分别回答这些“巩固”史实对当时新中国有何意义?
32、简述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发动者、和平解决的意义。
33、说出抗美援朝的目的。归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并简述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4、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城市或屈辱或荣光的标签,以下是与南京有关的图片和材料,再现了南京或屈辱或荣光的历史。结合图片和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请写出其中方位位于最南端的通商口岸城市名称。南京,又是在什么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2)图二所示,在南京制造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的刽子手是哪个国家?在这场大屠杀中有多少同胞被杀害?
(3)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这个胜利是指什么战争的胜利?它坚持了多长时间?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 1927年4月,( )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三中的“那年元旦”在南京发生的什么事?材料中的括号应该填上哪位历史人物?
材料四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