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17世纪英国“抢占了先机”的史实表现是( )
A.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这场大规模进攻的指挥官是
A.贺龙
B.彭德怀
C.李宗仁
D.林彪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4、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时,有人感慨道:“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是因为:
A.联合国有了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声音
B.中美发布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与日本同时成为常任理事国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从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遭到完全失败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6、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琦善
7、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接受了一个卖国条约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该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二十一条”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8、时常听说校园中存在违纪现象,个别同学甚至将随意旷课、损毁公物、打架斗殴视为本事、个性,比比革命先烈,真是令人羞愧。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经有一位视纪律重于生命的英雄人物,他面对烈焰包围,但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咬紧牙关,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他是( )
A. 董存瑞 B. 刘胡兰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9、“对于新政诏令。除湖南巡抚陈宝箴能够认真执行外,其他各省督抚则大都推诿敷衍,甚至根本不予理睬。”材料说明百日维新( )
A.遭到帝国主义打击
B.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C.受到百姓大力拥护
D.遭到顽固派的阻挠
10、当今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国的成立与下列哪一次会议有关(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1、如果你是一位19世纪末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军事工业
12、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B.是中西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有利于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传播,具有世界性影响
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3、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办事效率
B.加强专治统治
C.增加六部权利
D.防止腐败
14、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什么在建国之初还要将这首充满危机意识的歌曲定为国歌,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原因吗?( )
A.勿忘国耻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发人深省
15、120年前的北京,居住在东交民巷的北京人必须迁出。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不楚条约》
1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的》
B. 《天津条的》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的》
1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想要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武昌
B.遵义
C.延安
D.北京
18、取消”老爷”“大人”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中国近代社会出现的这些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新风尚的流行
B.洋务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C.民国政府立法推动社会变革
D.儒家文化走向没落
19、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新华书店 D.申报出版局
20、被希罗多德称作“尼罗河馈赠”的国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中国 D. 古巴比伦
21、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________
22、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______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23、武昌起义发生在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____年。
24、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25、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________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6、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最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________。
27、《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获得了________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
28、建立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30、1927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______、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 )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各解放区军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起了( )、淮海、(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8)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思想引导。
(1)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吧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2)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是?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4)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次会议是?
(5)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哪次会议?
(6)中共十六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
34、材料一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二: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
回答:
(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哪一年?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是什么?
(2)什么事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3)材料二中所描述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强盗的暴行是什么事情?
(4)把上海和南京开辟为通商口岸分别是什么条约?
(5)材料三是近代史什么运动中 定都何地后 颁布的 什么制度?
(6)你能说出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内在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