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是
A. 钱三强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孔繁森
2、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党的历史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为此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A. 均田免粮政策 B. 《资政新篇》
C. 《天朝田亩制度》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策
4、习近平在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中的讲话中指出:“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战线,以抵抗日寇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在此,习近平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全民族抗战 B.美国的援助
C.苏联出兵东北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5、“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循守旧而灭亡。持这种观点的是(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6、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科学 ③反对旧道德 ④反对旧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7、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的构想,这主要体现他的哪一思想( )
A.国共合作
B.民族
C.民生
D.民权
8、他是历史文化名人,年近70,亲统清军收复了被沙皇俄国等外国势力占领达13年之久,占中国国土面积达六分之一的新疆全境,为维护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立下了伟大功勋。他是( )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李鸿章
D.曾国藩
9、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刘少奇之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拨乱反正”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制进程
10、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1、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初二某班的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孙中山的敬仰之情,决定搜集一些与之有关的资料办个小型展览。你认为他们找的如下材料不当的是
A. B.
C. D.
12、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不同之处
①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②运动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④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xiáo huǐ)鸦片的是( )
A.琦善 B.林则徐 C.洪秀全 D.左宝贵
14、1949年4月毛泽东的一首七律,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的“天翻地覆”指的是( )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C.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15、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开启中国近代化闸门的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6、“……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边疆、沿海地区受到列强的窥视,形势严峻。清政府为解决危机采取的措施有
①收复新疆
②设置新疆行省
③筹建新式海军
④建立台湾行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下图是位于沈阳的一座纪念馆,主体建筑上有“1931”“9月”“18”“星期五”等字样,其设计是为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C.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D.中国开始艰苦卓绝抗战
19、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这样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0、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的是
A.汽车和飞机
B.“两弹一星”
C.设立经济特区
D.青蒿素
21、从1954年起,国家对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23、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_____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于1914年初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4、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______会战,均失败。
25、被誉为“铁人”的人是—— 。
26、《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在此处发生了著名的______(地名)战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经济特区。
27、广东省的中山市、武汉的中山大道等地名,都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事件_________。
﹙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标志__________。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被粉碎。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的召开。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6﹚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7﹚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革命军》、_____的《猛回头》和《警示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3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前进的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什么?哪一军事活动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2)中国共产党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3)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在20世纪末实施了哪一政策?
(4)香港、澳门回归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谁提出了这一伟大构想?
(5)我国现阶段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6)2015年,哪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3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请回答
(1)周恩来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这表明近代外交具有什么特点?
(2)1953年,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周恩来是怎样打破外交僵局,开拓外交新局面的?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为捍卫新中国安全,援助邻邦,我国与美国侵略军进行了哪场战争?为摧毁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又做了哪件大事?
(2)到1956年底,哪件大事的完成,使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之后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有失误,但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项工业建设成就、一位英雄模范人物。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对外开放,首先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请举出一个。
(4)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览全局,励精图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习近平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中共 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以及你自身的生活、学习感受,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纠正了中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材料二:大会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述重大会议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