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两幅图片反映出辛亥革命(     

A.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潮流

B.推动了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

C.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1972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 苏联 B. 美国 C. 日本 D. 印度

4、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加职工收入

B.增加企业收入

C.增强企业活力

D.放手让企业自己干

5、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

A.

B.

C.

D.

6、识读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袁世凯

A.重视法制建设

B.顺应历史潮流

C.维护共和制度

D.企图复辟帝制

7、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为难孙传芳的军队,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   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A.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B.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D. 北伐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8、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9、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中国20世纪50、6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A.停滞不前

B.高速增长

C.一路走低

D.曲折发展

10、《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1、“它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历时一个月,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一举歼灭板垣师团辎重队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主要论述了(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1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时的主政者是(     

A.梭伦

B.亚历山大

C.伯里克利

D.屋大维

13、下图是《天朝的崩溃》第二章的目录,本章论述的主题是

第二章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A.禁烟斗争的概况

B.鸦片战争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原因

D.维新运动的影响

14、2019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8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2年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15、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16、2018年4月,中朝双方在朝鲜平壤市江东郡隆重举行江东志愿军烈士陵园修缮工程开工仪式,告慰安葬在朝鲜的十余万志愿军烈士忠魂。小明的爷爷观看了相关新闻,内心十分激动,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一首歌,据你推断,这首歌应是(  )

A.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B.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C.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D.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17、小赵同学用百度搜索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他要搜索的人物应是

A.林则徐

B.张謇

C.张之洞

D.詹天佑

18、20世纪初,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随即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受何影响?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

19、19554月,中国参加的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南南合作会议 D.东盟会议

20、“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反映的运动(   

A.提高了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打乱了国民经济正常秩序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35年1月召开的______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2、阅读下列《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回答问题

(1)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苍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位于如图甲中________处(填字母)所在的区域文明,这一地区人民发明了________文字。

(2)有消息称,中国学者近期有望首赴佛教发祥地考古,亲探释迦牟尼习佛之地。佛教发源地位于如图甲中的________处(填字母)所在的区域文明。 C处最早的文字是________

(3)如图乙是2016年10月30日上海马拉松开赛时的场景。该项赛事起源于如图甲中________处(填字母)的区域文明。这一地区最早的文明是________

(4)它被称为“永恒之城”,众多古迹至今仍矗立在现代化的繁华大街上,无声地见证着历史的起伏更迭。大竞技场就是其文化遗产中的代表,该区域文明位于如图甲中________处(填字母)。

(5)G处是一种土生土长的黑人文化,是西非早期铁器时代的代表,它是________

23、______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________

 

24、黄海战役中与舰同沉的爱国将领:___

25、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27、根据信息提示,写出下列答案。

(1)新中国的文艺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发展计划——

(3)万隆会议提出的外交方针——

(4)对少数民族居住地方的管理方法——

(5)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

28、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在______的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______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9、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30、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被称为什么?

(2)1853年3月,太平军在哪里定都?之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2、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场运动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60年10月谁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875年,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33、今天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一些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回答:

(1)袁隆平培育成功的优质稻种是?

(2)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字是?

(3)我国第一位成功升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4)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侵略史。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收。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到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1839年的这场运动战争分别是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场运动战争的爆发有何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为什么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3)材料三中两个强盗指的是谁?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战争期间?

4)近代中国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并战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并指出导致中国战败的相同原因主要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