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所示为《1949—1956年间的中国》一书的目录节选。据此推知,体现第一章内容的是(     

第一章: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

第五章:新的国际地位的确立

第六章:筑起共和国新的长城

第七章:建设一个强大的党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土地改革

2、申纪兰(1929-2020)是唯一位连任第一至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倡导并推动的“男女同工同酬”写入了宪法,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的这些成就得益于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5、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A.詹天佑

B.张謇

C.侯德榜

D.魏源

6、下列是章炳麟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是(  )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猛回头》

C. 《革命军》   D. 《警世钟》

7、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表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9、1950年10月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进入朝鲜。25日,志愿军某团在朝鲜北部与敌军遭遇,歼灭敌军一个营。这是志愿军入朝第一战。因为这场战斗的胜利,10月25日被定为(       

A.出兵朝鲜纪念日

B.抗美援朝胜利日

C.抗美援朝纪念日

D.朝鲜战争纪念日

10、这次惨败,在社会上层人士特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看来,完全是由于慈禧推翻戊戌新政,重用顽固守旧大臣,实行反动政策造成的:“自戊戌变政,与民更新,而忌之者辄曰祖宗成法万古不易,无论成法之如何积久弊深,新政之如何有裨实济,而概以‘祖宗’二字钳制天下之目,卒以开衅邻国,而太庙不守,负罪祖宗。材料中“这次惨败”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构建大同筑美梦,长江滚滚叹英雄。金田义帜连广宇,壮士大刀舞长空。”该诗句描述的事件(       

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完成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任务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D.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2、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爱辉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黄埔条约》

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虎视眈眈妄想争夺新疆地区的是(  )

A. 英国、法国   B. 美国、日本C、英国、俄国D、法国、德国

 

14、如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该漫画实质反映了(     

   

A.清政府固守传统,不采用近代机器

B.清政府榨取人民的血汗,满足贪欲

C.清政府沦为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D.清政府的统治激发人民的不断反抗

15、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英国通过了《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16、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最主要原因(     

A.洋务运动的促进

B.《马关条约》的刺激

C.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兴办实业

17、载,1978—2013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而同期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我国这一时期GDP年平均增长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领土面积广大

B.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世界和平稳定

D.大量外资涌入我国

18、小刚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②23岁参加了工农红军。③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我的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A.①②④

B.④

C.②

D.①②③

19、邓小平曾认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这表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基于:

A.探索陷入困境,寻求新路势在必行

B.认清世界大势,顺应形势发展

C.人民自发探索,农村实践取得成功

D.面对中西差距,政府下定决心

20、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时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获得了________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

22、在1956年~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其中代表有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

23、1950年中国方面以_______为司令员,率领_______军出兵朝鲜半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24、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________秘密召开的。

25、黄海海战中,与舰同沉,壮烈殉国的英雄是________。威海卫战役中,_________舰队全军覆没。

26、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实现和平过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得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

(3)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4)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

28、1900年,为镇压____,扩大各国在华利益,列强组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___》的签订使得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9、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_________的中国。

 

30、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的旗号。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的主张。

材料三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1)材料一中“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哪两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的态度如何?

(3)材料三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哪次战役中?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2、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严重挫折。

(1)“工业起步”有何意义?

(2)“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失误”?

(4)“严重挫折”指什么事件?

(5)谈一谈你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所得到的启示与教训

33、面对外敌入侵和本国的专制统治,中国人民在近代进行了艰苦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抗战和探索。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分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请结合这两个革命阶段的斗争回答下列问题。

(1)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写出这一事件成为转折点的理由。

(3)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谁?它在何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写出把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城市变迁是历史发展的缩影。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北京篇】

(1)下面两图记录了近代发生在北京的重大事件。请分别为图片反映史实做一简要介绍。

图一圆明园遗址图二八国联军窜入紫禁城

【武汉篇】

(2)写出下面年代尺上与①处内容有关的条约名称。②③处现象的出现有何积极意义?④处的事件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太原篇】

(3)阅读下面材料,把你从中提取到的信息写下来。

1882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期间,在山西设令德堂,书院聘请的讲师都是主张变通的,令德堂为山西培养了一大批通省人才通中西法成为令德楷模。

1912年9月,孙中山来太原时发表讲话,他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先成功,此实山西之力,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

——摘编自《太原史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