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58年,英法联军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沙俄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钳住清王朝。沙俄“向南推进”的结果是(   )

A.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得到了大量赔款

C.占领了北京 D.镇压了农民运动

2、英军先派兵强占,然后通过《南京条约》正式割占的地方是(  )

A.台湾 B.九龙司 C.香港岛 D.澳门

3、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4、以下纪念邮票反映了新中国在工业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这两项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赎买政策的实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八字方针的提出

5、“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6、通过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获得许多在华特权。获得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虎门条约》

7、“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求梦想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成立

C.抗美援朝胜利

D.三大决战胜利

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帝所写,悼念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关天培 D. 左宗棠

9、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中方案中对民众最具有吸引力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平均分配土地

C.建立民主政治

D.办好学校教育

10、戊戌变法的时间是( )

A.1897 B.1898 C.1899 D.1900

11、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 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2、“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黄海大战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3、1995年4月29日,纽约《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赣水苍茫闵山碧,横扫千军各卷席

14、袁世凯死后,靠利禄结合的军队四分五裂。此后“在他们手里,本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一己私有之物;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金田起义爆发

B.新式陆军筹建

C.北洋军阀割据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5、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C.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6、阅读下表,1955、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A.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1956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形势下,对当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分析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九大

18、下面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10月12日,课毕后阅握版,见专电社中有云,武部已为革(命)党所据l4日,惠阅捱纸,见长沙.童庆均为平(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推版,知南部、西安志巴得手……广车便有独立之说

A.武昌起义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五四运动的胜利

D.护国故争的进程

1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0、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新疆

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

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D.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地址。

(1)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________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__

2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3、1946年6月,蒋介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4、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________年底。________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17年,中共________(会议名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请把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番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A.武昌起义发生地点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点

27、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________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的诞生。

28、1957年建成的__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29、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一座老城,一段往事。

(1)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在那里诞生了。那里是________

(2)中国红色革命圣地,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那里是________

(3)中国军民曾在那里打败日军发动的第三次会战,取得了自珍珠港事件以来,美英盟军在亚洲战场的唯一胜利。那里是________

(4)抗战陪都;战后,国共双方曾在那里和谈,共商国家大计。那里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请回答:

(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哪次会议确立的?

(2)这次会议确立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在这次会议上选举的领导机构名称叫什么?谁当选为书记?

(4)列举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三位即可)。

(5)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几度和谈共谋大业,周恩来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材料三: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又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扬言在三五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但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1)列举材料一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重要成果。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前夕,“周恩来亲历和谈”促成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展现材料二中“凝聚力”的战役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3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1)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如下图

(2)材料二反映了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哪两件大事?它们的回归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学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

﹣﹣新华社评论

(3)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