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四位同学对条约内容进行逐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有(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控制着山东的军阀是

A.皖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桂系军阀

3、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里,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

A. 深人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B.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 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 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此时期,控制福建等省的是

A.直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桂系军阀

6、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太惨烈了。敌人有的是飞机坦克大炮,而志愿军战士只能靠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这就是最可爱的人。”老兵说:“趴铁丝网,堵枪眼很多,不光宣传黄继光一个。哪一个排上去没几个堵枪眼的,上去没几个趴铁丝网的?你不去趴铁丝网部队都上不去……”据此判断他们谈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抗美援朝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三大战役

7、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促进 B. 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 D. 十月革命鼓舞

8、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6日《大公报》称:“全国民众听到这个喜讯,都欢喜得几乎要发疯了。昨天晚间,全国自都市至城关,自成人至儿童,都热烈庆祝,欢声彻夜。这种情形,真是揭开了历史的新页。”这说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符合当时中华民族的利益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标志着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D.反映了国共建立联合政府的意愿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10、如下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它发生于(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1、陈云在一届人大上发言时说:“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陈云所说的这种和平方法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制定一五计划

D.实行赎买政策

12、某纪念馆的二、三层分为“序厅”、“历史性的决策”、“起义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光辉的征程”五部分,门楣上悬挂着陈毅元帅的手写金匾,上面书写的内容应该是

A.五四运动纪念馆

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C.北伐战争纪念馆

D.八七会议纪念馆

13、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指()

A.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C.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一二九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4、维新派为宣传维新思想创办的报刊有

①《时务报》 ②《国闻报》 ③《申报》 ④《民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林则徐曾评价他:“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他”是(

A.陈化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16、(题文)高科技“863”计划的实施,我国载人飞船已三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  )

A.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

B. 1980年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C.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D. 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和返回地面

17、五四运动爆发 (     

A.1901年

B.1895年

C.1912年

D.1919年

18、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中国国民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共产党

20、下列图示反映了我国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我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______

22、1978年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3、太平天国希望建立理想社会而设计的土地分配方案是《______》;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24、(题文)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________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________,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________,改试策论,开办________;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__”。

25、1921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秘密召开。

26、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___________;日军在____________制造了大屠杀。

 

27、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_____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8、下图是陈独秀,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最为重要的阵地在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0、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上激战,致远舰管带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哪位民族英雄?

(2)战胜国在“和平会议”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的青年学生在示威游行中的什么口号最能反映其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性质?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到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东北抗日联军是由哪个党派领导的?

(4)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3500多万人。请列举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三位高级将领。

(5)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2、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98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从此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有了正确的航向。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什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那次会议?

(3)大会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流毒,为害甚巨】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战火燃起,国门洞开】

材料三 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铭记历史,提升认识】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面对鸦片走私,中国有何反应?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