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D.率军远征俄罗斯
2、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 ( )
A. 与外界加强联系与交往 B. 为了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C. 航海技术已经比较先进 D. 为了获取东方财富
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镇压义和团运动 B. 维护清王朝统治
C. 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 迫使清政府妥协
4、下列文献属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
A.《变法通议》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天朝田亩制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5、“l、2、3、4、5、……”我们都认识这些阿拉伯数字,并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你知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最初是什么人创造的吗? ( )
A. 阿拉伯人 B. 埃及人 C. 印度人 D. 中国人
6、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A. B.
C. D.
7、在近代历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其中对中国疆域完整造成损害最大、创伤最深、影响最远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沙俄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如表的①和②空白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梦想 | 重大探索 | 代表人物 | 主要影响 |
自强求富梦 | 洋务运动 | 李鸿章 |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变法强国梦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 | 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民主共和梦 | 辛亥革命 | ①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民主科学梦 | ② | 陈独秀 | 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 |
A.①严复②义和团运动
B.①孙中山②新文化运动
C.①胡适②五四运动
D.①毛泽东②改革开放
9、“从1974~1976年,全国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革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教育事业不够先进 D. 科学文化事业遭到摧残
10、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如: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由此判断,当时中国发生了( )
A.卢沟桥事变
B.华北危机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1、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一书中,作者写到:“变法本身在中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变法,它的毛病很多,但不能说它不行,甚至是失败。整体上说洋务运动是有成绩的……”,以下不应作为其“成绩”的是
A. 洋务派以学习西方生产技术为主
B. 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C.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
12、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澳门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13、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了该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其中“外争主权”是指( )
A.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
B.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
C.与英法美平等享有瓜分权
D.废除不平等的《巴黎和约》
14、(2013河南2题)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谭嗣同 B.詹天佑 C.左宗棠 D.邓世昌
15、孙中山说:陆皓东是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所牺牲的那次革命活动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次革命活动是
A.成立兴中会
B.炮轰紫竹林租界
C.组建中国同盟会
D.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16、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
17、邓小平在回忆某一历史事件时曾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 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据此分析此历史事件是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淮海战役 D. 会师大西北
18、2022年“奥密克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的词汇,1978年后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1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并扬言要直捣皇宫。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该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20、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林则徐——“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B.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C.张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D.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21、______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2、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是__________。
23、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__迈进。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 ______ 。
(2)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______ 。
(3)发表《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的政治家—— ______ 。
(4)创办《新青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一 ______ 。
25、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6、1864年,_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
27、广州起义
(1)起义概况: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辆牲,起义失败。
(2)孙中山的境况: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_______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28、___________,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9、_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百日维新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
30、阅读下边地图,请把字母所代表的的地名写在空格里。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处是_______,英国侵占的中国领土B处是_______。
(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最远处C处是_______,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D处是_______。
(3)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的侵略势力由_______深入到_______。
31、这是一场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们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请回答:
(1)这场运动是什么?它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分别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这场运动中,在中央的代表是谁?地方的代表是谁?请写出一个
(3)这场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了吗?请说明理由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位于-----
(2)开国大典的举办地-----
(3)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诞生在-----
(4)浦东开发区位于-----
3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因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运动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2)五四运动爆发时,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举行示威游行的主力军是谁?后来(6月5日及以后),五四运动主力又是谁?运动中心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3)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4)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34、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材料二: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拜、作揖、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传统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应革除,民间称呼官员均学习西洋或东洋,称为“先生”或“君”。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2)材料二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3)材料二、三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