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太平天国最有学问的人,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找真理、勇于实践的思想家。他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洪仁玕
2、请根据年代尺,判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农民战争( )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
A.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B.夺取石家庄
C.显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D.为大反攻做准备
5、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6、《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7、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如果我们要研究周恩来在外交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
B.周恩来遗留手稿和日记
C.书籍《大外交家周恩来》》
D.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8、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泽东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材料中的“毛泽东来渝”取得的成果是( )
A.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B.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
D.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9、实验中学初二级一个班在同上历史课时,老师提出问题“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让大家讨论,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是:( )
A. 清政府武器落后 B. 战备不足 C. 政府妥协退让 D. 封建制度腐朽
10、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这一做法
A.有利于教育民众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落实了双百方针
D.为了开展扫盲教育
11、小明在一次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错误的是
A.攻占汀泗桥——叶挺独立团奋勇冲锋
B.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C.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12、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其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二月逆流
B.刘少奇遭受污蔑和残酷迫害
C.九一三事件
D.七千人大会
13、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三大主力会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15、下表中的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1397 | 133.6 |
1990年 | 7662.1 | 686.3 |
2000年 | 24915.8 | 2253.4 |
2017年 | 109331.7 | 13432.4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B.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C.杂交水稻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先进
16、“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1,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
C.1953年-1956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7、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18、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知识结构图中横线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9、“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作为姗姗来迟者为了在华分得一杯羹而炮制的,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其他列强的赞同。这主要是因为美国( )
A.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
B.拥有独立的侵华政策
C.经济实力超过其他列强
D.消除了与欧洲列强的矛盾
20、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法对中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的是( )
A.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B.获得大量赔款
C.抢劫和火烧圆明园
D.控制了北京城
21、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____,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
2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对____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4、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战略:制定了以________为主要方式,以歼灭________为主要目标,_________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26、他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人类每一次重大疫病爆发之时,都有科学家战斗的身影,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
27、1957年,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8、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9、____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销毁;____率清军收复新疆。
30、《_________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1、“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2、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材料中的“辛丑”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的是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清廷自我挽救、改良、民变和革命之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
材料二: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激烈论争
——改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均进行了救国救亡运动,请列举其中的三例。
(2)请分别写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中的领导人物
(3)材料二的“激烈论争”导致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它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4)从投身救亡运动的先辈身上你能感受到哪些精神的鼓舞?
34、八十年寻路记。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30多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康有为1894年4月在保国会的演讲)“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路。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所述“30多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康有为主张走什么道路?为此付诸了怎样的实践?材料三孙中山主张走什么道路?
(3)据材料四,“走相反的路”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请列举这条革命道路创建过程中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4)谈谈你对中国革命走什么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