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的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 人民公社体制

B. “包产到户”

C. 企业责任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近年来,很多不同类型的文博类节目持续火爆,引发了人们对文物的关注。下图所示国宝见证了

A.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B.沙俄的趁火打劫

C.英法联军的暴行

D.清政府的彻底沉沦

4、以下有关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进步潮流

5、上甘岭战役中,这位战斗英堆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他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杨根思

6、某地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 解放军作战勇敢

B. 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 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D.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7、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道:“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8、201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180年前,用实际行动查禁鸦片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陈化成

C.洪秀全

D.谭嗣同

9、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D.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1、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 自强   B. 扶清   C. 灭洋   D. 求富

12、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场战役的中国主力军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新四军

13、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没有关系的是( )

A.成立华兴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发动“二次革命”

14、百团大战使敌人大为震动,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多田骏因其‘因笼政策’破产而滚蛋,继任者为冈村宁次,提出‘治安强化运动’的方针,取消战争初期“剿共灭党”的口号,改为致力于剿共。材料强调百团大战的影响为(     

A.振奋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加深了国共两党之间的隔阂

C.使日本改变了原有的侵华方案

D.成为抗日战争胜利转折点

15、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 三联书店   B. 商务印书馆

C. 同文出版社   D. 外文出版社

16、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表明,五四运动使一批知识分子认识到(     

A.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上层社会的局限性

D.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17、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中国于哪一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

A. 1967年   B. 1966年   C. 1965年   D. 1970年

18、下列关于1931年到19377月中国历史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大举侵华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国民政府组织中国军民开始在局部地区抗日

D.国共两党的关系由内战逐渐走向联合抗日

 

19、下列语句不属于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是

A. 保家卫国我光荣

B. 浮夸共产大泛滥

C. 分产到户富裕路

D. 集体农业合作好

20、“会战历时四个月,打破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对应的是______主义。尽管______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2、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_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

 

2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________年底。________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17年,中共________(会议名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宣传维新变法,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________;1872年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5、中国人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______;二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

26、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7、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_成员,加入该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8、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于2015年更名为________

29、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同属_______,共同努力谋求__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平型关大捷总指挥——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3)发表东北易帜通告——

(4)黄埔军校校长——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国共双方进行的谈判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1)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谁到西安参加谈判?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在哪次会议中达成的?分别指出国共双方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

32、(12 分)每一次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主题展。

中共一大会址入场券

(1)左图的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中国哪个城市?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名称是什么?

遵义会议会址入场券

(2)遵义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中共七大会址入场券

(3)中共七大会址位于延安,大会召开于哪一年?大会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十月革命的一生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其代表作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孙中山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正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是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摘编自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并说说标志着“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用意,并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孙中山所指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综合以上探究,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