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

2、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工矿业 D.纺织业

3、下面的卡片是一位八年级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根据卡片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望厦条约》

D. 《虎门条约》

4、1919年6月5日开始,五四运动的重心发生转移,斗争的主力也发生转变,当时的运动重心和主力分别是

A. 北京学生

B. 北京工人

C. 上海学生

D. 上海工人

5、《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歌中唱的“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指的是

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D.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6、胡鞍钢教授在《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一文中,对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作了深刻剖析。他指出,国家生命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创新……全面创新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新”的是

A.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1931年9月19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最后消息》,总共八十个字,内容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该报道提到的历史事件(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8、历史上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出的决策不包括(   )

A. 决定了国旗、国歌

B. 定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

C. 采用公元纪年

D. 立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9、201912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中国也正式迎来双航母时代。历史上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期间

10、“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中国共产党这一宣言发表是在( )

A.西安事变前夕 B.卢沟桥事变前夕 C.重庆谈判前夕 D.新中国成立前夕

1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的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都是纸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够看出

A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洋务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2、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4、有一位学者说:“他们兴办洋务的目的只是为了‘补天!……而决不是为了‘改天’!”其“补天”的手段是

A.废除封建纲常伦理

B.废除封建专制制度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5、中国保利公司曾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称赞,这些艺术品是在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收复新疆战争

16、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B.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7、袁世凯复辟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A.全国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表示反对

B.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进行武力抗争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卖国不力”,未能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18、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 推翻清朝政府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挽救中华民族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19、民国元年,商务印书馆紧跟时势编纂《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这套教科书命名,见证的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中华民国成立

D.护法运动

20、图反映了1978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变化的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

22、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 ______ 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3、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________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________作了准备。

24、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25、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侵略中国、称霸____

26、观察如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固有领土:曾母暗沙

B.2012年海南省新设的地级市:三沙市

27、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28、1953年中国提出的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年4月,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__________”。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30、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_________大,这次会议还确立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激活原有制度活力的重大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制度。请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大会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管理方面的一次制度创新,请问:这一制度主要适用于什么地方?实施这一制度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3)“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思路创新,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历史伟人是谁?运用这一构想,我国于1997年成功恢复对哪一地区行使国家主权?

3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发生于哪一年?结果怎样?

(2)“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指的是哪一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什么?

(4)什么是五四精神?你认为今天应当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33、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很多人作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谁?他为哪个油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谁?请写出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的好战士一位。

(3)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人是谁?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什么?

(4)从上述人物身上你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0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节选《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各自承担的抗战任务并各举一例证明。哪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学习,你能有什么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