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的局部。画面呈现了1839年6月的某一天,激愤的人们在统一指挥下,将一箱箱收缴来的“货物”倒进池子。这一浮雕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虎门销烟

C.金田起义

D.五四运动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3、“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下图《时局图》题词,该漫画反映出(     

A.中国军民大规模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B.帝国主义联合清政府绞杀义和团运动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对西方列强抱有的幻想

4、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俄国、日本

D. 英国、俄国

 

5、下图是中央美术学院画家邓澍在1950年创作的宣传画《保卫和平》。对该宣传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人民群众积极参加解放战争

B.人民群众加人农业合作社

C.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土地改革

D.创作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

6、1949年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

7、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8、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汀泗桥战役 B.贺胜桥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9、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0、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11、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日出东方”是指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2、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如图所示,B点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峰,由此推断它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鼓励发展工商业

B.洋务运动推动近代化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一战时列强无瑕东顾

13、因发起、领导了护国战争,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A.蔡锷

B.李烈钧

C.唐继尧

D.宋教仁

14、下列以发生时间或地点命名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七七事变  ②八一三事变  ③九一八事变  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1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有如下描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所引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 作者描写的是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 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 估计该书成于五四运动以后

D. 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

16、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根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B.是共产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C.是推翻清王朝并建立民国的起义

D.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帝斗争

17、和表格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内容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张之洞

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彻底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促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8、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于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发动金田起义

C.创办《时务报》

D.编写《资政新篇》

19、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这里的他指的是(  )

A.主父偃 B.董仲舒 C.张骞 D.班超

20、香港近几个月来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违法暴力行径,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他们难道忘记了被他们伤害的香港在近代被迫与祖国分离,历经百年沧桑吗?香港因何被迫与中国分离?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天津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1)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

(2)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

(3)列举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__

(4)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的是______

(6)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决战具体指______战役

(7)《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是______

23、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25、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     

 

26、阅读下边地图,请把字母所代表的的地名写在空格里。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处是_______,英国侵占的中国领土B处是_______

(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最远处C处是_______,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D处是_______

(3)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的侵略势力由_______深入到_______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层面

具体内容

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特点⑩

技术(器物)

近代中国首次主动向学习西方的历史事件是①   ,为此先后提出了②   和③   的口号,大力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

政治制度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④   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为守旧而灭亡。1898年的变法很快失败,此次变法被称为“⑤  

思想文化

1915年。,⑧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⑨   的号角,该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28、

(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

 

(2)是“中国人的光荣”——周恩来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3)中国西学第一人——   ,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29、平型关大捷:指挥:___________部队: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

30、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策。根据这个政策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2)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写出践行了这一构想的事件。(写出一个即可)

(3)现在,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国家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时,我们常提到“九二共识”,两岸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4)做为中学生,你认为在与各民族相处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能做些什么事?(选取一点谈即可)

32、指出抗日战争结束的年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3、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101年来,党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1)哪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被誉为党的历史上“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的是哪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拟三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