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侵华为实现其罪恶的目的往往寻找战争借口,卢沟桥事件寻找的借口是
A. 柳条湖事件 B. 义和团运动 C. 朝鲜事变 D. 一名士兵失踪
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增强的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保卫祖国的海疆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66年
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科学论述出自( )
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安徽凤阳小岗村打花鼓庆丰收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下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禁烟雕塑,请问主持“折断烟枪”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奕山 C.琦善 D.关天培
6、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 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变化
B.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 社会性质完全改变,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7、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次集体亮相”的直接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
8、1993年4月1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据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人民公社时代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土地改革时代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9、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10、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著作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该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11、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一个又一个五年,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标识的是( )
A.开平煤矿
B.沈阳第一机床厂
C.兰青铁路
D.天津机器制造局
12、1931年11月,在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指挥下,中国守军抱着“与城偕亡”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但终因孤军无援,伤亡过大而撤退。不久,齐齐哈尔沦陷。这段史实可以用于理解(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罪行
B.九一八事变前日军蓄谋已久的准备
C.日军扩大侵略占领东北三省的过程
D.全民抗战时期军民浴血奋战的场景
13、如果你是一位投资企业的人,在19世纪末,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农
D. 军事工业
14、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科技文化事业损失惨重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15、下图漫画反映出( )
A.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C.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6、陈独秀的故居展出其一封信件,上面有这样的文字“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试判断其最可能出自下面哪一时期
A. 洋务运动时期
B. 变法维新时期
C. 民主共和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7、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22年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第24届冬季奥运会。这一系列盛会的举办说明( )
A.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B.中国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
C.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D.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18、一首民歌说:“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鹦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巾。”下列人物中是“红头巾”领袖的是(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华尔 D. 洪秀全
19、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这与我国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密切关系?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21、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2、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________。
23、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4、 A.国家的大政方针一直引领着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____。
(2)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________(制度)的先河。
(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政策。
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根据以下提示,完成相应内容。
(1)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八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政治、经济民族、科技创新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
(1)政治创新:邓小平针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实行________(政策)
(2)经济创新: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建立________经济体制。
(3)科技创新:________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2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6、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_____)、李大钊、(_____)。
27、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
28、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2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 发展状况 | 原因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产生 | 洋务运动的开展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发展 |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发展的黄金时代 短暂的春天 |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___________的推动 |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 发展受挫,凋谢、萎缩 |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
30、请列举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主要的军阀派系和代表人物
31、土地改革的标志性文件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2、我国自对外开放以来共成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3、看时间轴,回答问题: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是在年代尺上哪一点年份上提出的?提出者是谁?
(3)上题中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请以C点代表年份发生的历史史实予以证明(任举两例)。
34、某电视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跟随摄制组的脚步,共同见证人类的早期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灿烂的亚非文明
(1)材料一三幅图分别是哪一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
(2)图二石柱上雕刻的是哪一部法典?指出这部法典的地位。
(3)图三反映了哪一制度?佛教的创始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
材料二:辉煌的希腊文明
(4)材料二图中的场景出现在古希腊哪个城邦?该城邦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约翰·索利
(5)通过对比上述政治制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如今有个趋势”,这个“趋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