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2、“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3、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称:“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时期的史实能在这部书中查阅到?( 

 

 

5、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图6所示反映的历史是(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A.总统 B.全体国民 C.参议院 D.资产阶级

7、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鸡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贸易的价格纠纷②战争前后,俄国制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长江中下游深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小疆请伯父谈谈对“文革”的评价,伯父旗帜鲜明的告诉他:必须从根本上否定“文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A. “文革”时期国家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C. “文革”是对教育文化事业的严重摧残,使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拉大了

D. 以上说法都有理

9、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以“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收集了很多资源。下表中的学习资源与主题不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序号

资源

名称

A

视频

《开天辟地》、《开国大典》

B

图片

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十九大习近平发表报告

C

文献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D

旧址

嘉兴南湖红船旧址;延安七大会场旧址

A.A

B.B

C.C

D.D

10、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是

A. 陈云

B. 郭兰英

C. 胡文秀

D. 王崇伦

11、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12、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中国导弹部队的发展

1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

A. 1953年中印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会议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55年万隆会议   D. 巴黎和会

 

14、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公私合营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直接被没收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5、口号往往带有时代特征。下列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打到列强,除军阀”

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6、《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7、1895年中日签订的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

B.开设工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18、1876年,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不久开平煤矿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A.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

B.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C.巩固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D.抵制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19、鸦片战争后,如果人们想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最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

A.网络

B.广播

C.报纸

D.电视

 

20、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袁隆平的___________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___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3、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_________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 领导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

24、(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

(2)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

(3)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其长篇诗作是_____

25、背景: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 _______;加紧进攻敌后抗体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________

 

26、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____”。

27、_________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_________________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全称是什么?________

29、根据所学知识,在下列表格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条约名称

签约国家

割地

赔款

影响

1842年

《______》

中国与

_____签订

割让

__________

2100万元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

《______》

中国与

_____签订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白银

________两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1年

《______》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

赔偿白银

________两

使中国       

______________

                                      

30、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史实。

(1)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中,上海被迫开埠通商。

(2)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__________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____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图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1)图一场景发生在 (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2)图二场景发生在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建立(国家名称)。

图三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3)图三场景发生在⑥  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4)图四场景发生在 (战役名称)以后,(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谈话》

材料中“深圳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何处?

33、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2)使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举两例在这一时期取得的工业成就。

(3)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5)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它指的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危局日益加深。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材料一所述分别出自哪个条约?分析这两个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2)根据材料二,简述出现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根据材料三,说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