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 主要指的是
A.辛亥革命没有推翻清朝统抬 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第二鸦片战争期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这些口号反映出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
A.遵义 B.南昌 C.会宁 D.瑞金
5、“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该诗句放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 1931
B. 1935
C. 1937
D. 1938
6、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北美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B.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C.英国殖民者对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 D.波士顿倾茶事件
7、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8、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9、我国开始实行载人航天工程是在 ( )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10、《文学改良刍议》:“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呤。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谫,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材料体现了什么观点( )
A.反对古文,提倡白话文
B.反对封建礼教
C.反对旧封建文学,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1、有报社对某战役发表社论:“(1940年)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社论所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12、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国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给中国社会的“中枢”带来沉重震撼的表现是( )
A.英国割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签订《瑷珲条约》
D.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4、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确定了党的奋斗目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5、2016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五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新文化运动 D.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16、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侵犯到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有( )
①出兵朝鲜并悍然越过三八线 ②派遣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
③支持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④70年代初,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7、经过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②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③国共合作抗日实现 ④八路军发动大反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控制着湖北军政的军阀是( )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19、历史照片、数据图片都孕育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折线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是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图
A.外国轮船在华货物运送量,在鸦片战争后呈上升趋势,洋务运动期间呈下降趋势
B.戊戌变法期间,轮船招商局等企业创办,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外国轮船公司的业务
C.在外国侵略势力和经济实力的打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地生存发展
D.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0、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 大连一上海一长江三角洲一昆明
B. 浦东一大连一闽南三角区一重庆
C. 深圳一珠海﹣﹣珠江三角洲﹣﹣成都
D. 汕头一大连﹣﹣长江三角洲一南宁
21、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3、识图一,填空:
(1)此人物图是_________
(2)写出他的革命事迹一项_____________
24、“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25、_________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_________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6、____________于1839年6月在虎门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他一生力抗西方入侵同时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7、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_________的失败,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900年,_________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_____)。
29、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割地最多的条约是《______》。
30、在中国近代社会,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努力探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只写一位)。
(1)洋务派代表人物________;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
(3)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________;
(4)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________。
31、19世纪中后期,为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不同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康有为虽然能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权力的法律来源,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是在太后手里这一明显的事实。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天真地相信在皇帝的支持下,能克服一切困难。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最终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
——摘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赫德
(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出这一历史事件中的的一位中央代表人物和一位地方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自强运动”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自强运动的特点。
32、中国现代史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事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事件。
(4)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裕起来,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当时在农村推行的是什么制度?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5)写出现今领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核心人物。
(6)结合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33、图史链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图2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4、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信息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信息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信息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向生产队18户村民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信息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改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有什么意义?
(2)信息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信息三和信息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哪两大运动?
(4)据信息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指什么?
(5)上述信息说明了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