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这场大讨论的作用是

A.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B.完成了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

C.解放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了思想准备

D.全面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3、2021年11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4、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致远舰管带”是(       

A.左宝贵

B.关天培

C.邓世昌

D.丁汝昌

5、下图表明我国(       

A.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B.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

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6、“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蒋中正,八月十四日。”其中的“先生”是指( )

A.蒋介石 B.周恩来 C.毛泽东 D.王若飞

7、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指的“土地”是指( )

A.汉口 B.香港岛 C.南京 D.台湾岛

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以镇压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为直接目的

1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是

A. 1970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1970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

C.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1971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

11、“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这次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在下图中的哪个地方( )

A.A B.B C.C D.D

12、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C.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3、以下对下图《时局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导致这一时局形成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③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的工具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三大件”是指完成某事的三种重要物品,如:结婚三大件等。下表展示了我国不同年代的人们对“三大件”的表达,这一变迁反映了我国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15、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A.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B.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

C.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

D.统一战线的道路

16、下面是1921 -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表。据表格内容可以推出的是( )

A. 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革命道路的开辟

B. 第二次增长是由于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 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 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

17、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C.发动农村起义,放弃城市争夺

D.建立统一战线,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18、陈玉成侦知武昌城里粮草已尽,带领500入夜袭武昌。他率众登上城墙,摇旗大喊:“天兵到了”清军惊慌失措,四散逃命。太平军一举攻破武昌。关于材料中所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④“太平军”与洋枪队多次展开激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关于编制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中说“今后五年是我国长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其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并保证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这段话中的“今后五年”指的是(     

A.1949-1953年

B.1950-1954年

C.1951-1955年

D.1953-1957年

20、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实权

B.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爆发:________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____”。

22、为了实现祖国统一,进入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_______作为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3、___________4月,蒋介石在___________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___________利益。

24、时间、性质: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____》。

25、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 ______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 _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6、1988年开放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______的作用。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______,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________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9、填空题

(1)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北京西郊的著名皇家园林——______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洪仁玕写成的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2、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请回答:

(1)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哪个方面?

(2)这次大会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3)这次大会形成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谁为中心?

(4)这次大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些政治派别的主张?

(2)针对这四种思想,这些政治派别在当时兴起了什么运动?

(3)   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的运动是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的运动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