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95年,《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如下:“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下列各项对这场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北京东交民巷从此住满了外国人

D.外国人此后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2、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A.中国同盟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4、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5、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寇之手,其根本原因是(     

A.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C.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D.大国纵容日本侵华

6、《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B. 拆毁大沽炮台

C. 赔款4.5亿两白银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7、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A.甘肃会宁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井冈山

8、分析“甲午战争后中国赔款数额与中、日年财政收入的对比(1895年)”图,从图中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清朝经济比日本发达

B.中国的经济负担沉重

C.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新开放通商口岸

9、“三农”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贫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D.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10、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陆续采取了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办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陆军、举办新式学堂、外派留学生等措施。该运动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

B.“变法图强”

C.“明定国是”

D.“自强”“求富”

11、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

B.民主与科学

C.打倒孔家店

D.科学与人权并重

12、20世纪40年代一些民主人士对他的称赞:“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胆魄”、“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他是( )

A.周恩来

B.彭德怀

C.王若飞

D.毛泽东

13、1895年春,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赔款白银2亿两的消息传至北京,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这些应试举人听到的消息是

A. 邓世昌壮烈牺牲

B. 《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4、《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的战役是

A. 血战卢沟桥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5、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主要目的是﹙ ﹚

A.换取茶叶、丝织品等物品

B.打开中国大门

C.扭转对华贸易

D.腐蚀清朝官吏

16、《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使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7、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中国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不平等条约。提出赔款、五口通商、割占香港岛、关税协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法《黄埔条约》

D.中英《虎门条约》

18、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

A.必须依靠本国政府力量

B.必须依靠帝国主义力量

C.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D.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9、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20、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胜利结束应在下图中(     

《中国工农红军路线示意图》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__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22、民主科学为旗识,思想解放颂马恩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

24、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运动期间,________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25、1913年春,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_______”,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军队北上讨袁,________爆发。

26、洋务运动的时间:从19世纪____年代到____年代中期。

27、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8、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编。

29、______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_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

(3)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

(5)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2、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请回答下列各问: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什么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_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请问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5)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新征程。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正在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3、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什么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人物是_____,他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图2人物是_____,他领导了印度人民开展了_____运动。

(3)图3人物是_____,为应对经济危机,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实施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