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俄国
2、毛泽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________上提出的(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军工企业包括( )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汉阳铁厂③湖北织布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阿拉伯人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还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事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印度的棉花、食糖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D.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5、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位于江西南部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兴国人民踊跃参加的革命军队主要是
A.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B.国共对峙时期的工农红军
C.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
D.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解放军
6、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这部“伟大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域自治法》
7、下表呈现的是洋务时期创办的主要学堂。有关洋务时期的学堂,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代 | 名称 | 地点 | 备注 |
1862 | 京师同文馆 | 北京 | 选14岁以下儿童入学 |
1880 | 天津电报学堂 | 天津 | 兼修理论和技术 |
1881 | 北洋水师学堂 | 天津 | 主修驾驶、管轮,学制五年 |
1887 | 广州陆师学堂 | 广州 | 中西兼学,在堂学习2年,后派各营供职 |
A.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在《资政新篇》的影响下创办
C.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华的传播
D.学堂见证了科举考试的废除
8、下图臂章标注的时间是公元
A.1939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9、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材料中,对了解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价值最大的是( )
A.以农村改革运动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平凡的世界》
B.亲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档案
10、下列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A.《狂人日记》—鲁迅 B.《愚公移山》——齐白石
C.《小二黑结婚》—丁玲 D.《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
11、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那“三十多年”指的是( )
A. 尼克松访华之后 B. 改革开放以来 C. 文化大革命之后 D. 中国重返联合国以后
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人阶级一马当先,站到工业化建设的前列。全国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高涨的生产热情,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全面并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材料表明
A.“一五”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
B.“一五”计划成就同工人阶级的努力分不开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
D.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完成“一五”计划至关重要
13、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选项中与这次起义无关的是( )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 C.《天朝田亩制度》 D.抗击八国联军
14、下图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部分课题目录,其内容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
15、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中国政府终于到了非立即采取坚决措施不可的地步……顶点是钦差大臣到达广州和按照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钦差大臣”指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陈化成
D.关天培
16、洋务运动中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所用的材料是( )
A.西方先进科技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共和制度
D.民主科学思想
17、小丁为筹办“百年党史”展览活动,设计了四个展示主题,其中以下内容适合放入的主题是( )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指明方向
B.国共合作
C.最低纲领
D.开天辟地
18、“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
A.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B.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1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A.颁布《定国是诏》——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B.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C.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20、下图是1967年1月13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毛泽东。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土地改革运动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
(2)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4年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2、从1954年起,国家对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3、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解放军好战士就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4、1940年下半年,_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25、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______,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______。
26、在抗日战争中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内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_______;在解放战争中,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战役并解放长江中下游的战役是_______。
27、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某解放军战士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他是(___)
2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____;1992年初,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9、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这一年爆发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30、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3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是?(具体到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中“中国的声音”有哪些?这些声音是由哪位伟人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发生在哪一年?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3、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请回答:
(1)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战后签定什么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俄国侵华与英、法相比,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3)清政府在哪一次战争中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举这场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二人)
(4)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既有矛盾又相互勾结。指出列强联合侵华的两次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5)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你的依据是什么?这场战争中出现的民众反侵略活动是什么?
(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34、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材料一 《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摘自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哪部著作?依据材料一,说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 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
——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以下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示意图。
(2)依材料二,说出促成以上各阶段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
①1920年,《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
②1920年,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
③1921年,北京的共产党小组的邓中夏等人在长辛店给工人开办劳动补习学校。
④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定党的钢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重视工人教育:_______。
中国共产党提出用革命手段实现奋斗目标:_______。
材料四
| 革命道路 | 建设道路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 发展生产,实现共产主义 |
苏俄 | 国情: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道路: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进而夺取全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被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典道路 | 领导人:列宁政策: ①新经济政策 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
中国 | 国情: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敌人经济力量薄弱道路: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 领导人 ② 道路:改革开放内容: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 |
(4)依据材料四,说出苏俄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将表格中②补充完整。
材料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编自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等
(5)依据材料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