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报刊宣传的新思想主要是(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2、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四幅图片。这组图片反映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这一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义和团运动兴起
4、哪次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共十八大以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一起,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①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建军100年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改革开放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如图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
A.是在上海签订的
B.是甲午战争的结果
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下面对《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B. 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C.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D.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英国必须同中国商定,按照中国的规定执行。
8、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为该名录分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战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中华民族在十四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会议上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0、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蒋介石于1949年败逃台湾。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49年应该是( )
A.民国二十七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二十八年
11、《毛泽东选集》中写到:“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材料中“一定纲领上的合作”指的是( )
A.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发动工农运动
D.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2、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学习八年级历史某单元的目录,该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近代化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下面是2011年的一幅漫画《十年成长路》,请说出该漫画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C.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中国提出新发展理念
14、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这是党的哪次会议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5、1956年1月,我国北京市率先宣布全部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 成立合作社
B. 实行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私人承包
16、东交民巷作为见证国家历史演变的胡同,被列入了北京的重点文物保护街道。中国人被迫迁出东交民巷,不准居住,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这位英雄应该是( )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王崇伦
18、观察下图,英国侵占图中阴影部分的地区是通过哪两个条约完成的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的依据是什么(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某同学在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他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自主权”、“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据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民主法治建设
D.按需分配
21、国民党一大:________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3、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4、____________年的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成立。
25、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6、请你给材料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7、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8、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29、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交接入列。
30、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31、如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3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请分别写出他于1894年和1905年建立的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名称。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写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败的中国被迫接受了什么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危害?
34、“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不仅吸收了海外民族的文化,而且与中原地区的多种文化形成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和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这一时期开通的“水上交通线”是指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一一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材料三: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详,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