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76年,上海某著名的中文报纸描述了中国人见到火车的情景:“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此报道很可能出自(  )

A. 《民报》   B. 《海国图志》

C. 《申报》   D. 《新青年》

2、“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该文是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A. 遵义会议   B. 南昌起义   C. 北伐战争   D. 秋收起义

3、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同盟会均在国外成立,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其成员支持者主要在国外   B. 革命的主导思想来源于西方

C. 国内各种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D. 西方国家对革命的大力支持

 

4、在某次香烟商标展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展品。其中以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为背景的是

A.

B.

C.

D.

5、电视剧《决战黎明》以傅作义和平起义前后的北平为故事发生地,以北平的和平解放以及我党接管北平、建设北平为主线,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既能打碎旧世界的束缚,也能胜任建设新社会、造就民族振兴、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的责任。这个电视剧的背景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因为发现青蒿素一一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的华人科学家是(  )

A. 屠呦呦 B. 华罗庚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7、下图参观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烧毁的(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1937年日本侵华

8、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400 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这一材料记录的是

A.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B.香港回归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澳门回归

10、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给我党提供最大的教训是( )

A.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B.必须要武装斗争

C.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D.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11、“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  是指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鸦片战争

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四次变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业生产合作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13、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下列文章由李大钊撰写的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文学改良刍议》

C.《劳动者的觉悟》

D.《谈政治》

14、婧婧听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6年,婧婧想知道老人出生于公元哪一年,请你告诉她(     

A.1934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40年

15、1913年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重组内阁 B.“宋案”的发生 C.国民党建立 D.总统选举

16、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

A.   B.   C.   D.

 

17、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18、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上镶嵌着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第一幅的主题反映的是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这个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9、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20、“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B.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C.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

D.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国家的形成与扩大互为影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按下列提示探究问题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

(1)中国近代史上台湾问题的有关史实回顾:

1895年《(  )》签订,台湾割让给(  );1945年(  )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年,(  )(原因),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现状。

(2)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①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是(  )。

②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实行“(  )” ;同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③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1991年,两岸分别成立“(  )”和“(  )”(民间组织)负责两岸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⑤1992年,两会各自以口头的方式达成了共识,称为“(  )”。

⑥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⑦2005年,(  )访问大陆。

⑧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与(  )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综上所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风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3)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详细时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经过(  )两国共同努力,于(  )(详细时间),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4)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阐述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5)概述港澳回归的重大意义?

23、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24、意义:为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5、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______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6、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是________,义和团兴起时的的口号是________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_____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下图是中国现代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在他们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请将横线内容填写完整,完成相关图片的文字解说。

(1)图一:毛泽东,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_____(填国名全称),使中国站起来。

(2)图二:______(填人物名字),他领导实行_____(填政策),使中国富起来。

(3)图三:习近平,他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中国强起来。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1)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图中相应的方框里

A.《南京条约》签订地点

B.虎门销烟的地点

(2)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指出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30、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风雨兼程,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革命胜利。随后,不断探索改革,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所进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21年为什么被看作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的掌握了领导权……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许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索尔斯伯里《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

(2)材料二中的“分水岭”,指的是中共长征途中的哪次重要会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依据。

材料三 敢闯新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3)依据材料三写出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依据实际情况摒弃“城市中心论”后,中共闯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如图)。

材料三  从今以后,我们的商人得沿大江河航行,在大的消费中心开行设业,并自由出入所有港口。

——《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

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出海口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

——《瑷珲条约》(节选)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在领土、主权方面有什么影响?

 

33、近代化的探索,凝聚着先进的中国人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目的,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历史足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的运动是什么?答出此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的运动是什么?此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什么历史作用?

(3)1905年孙中山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4)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展望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绘制图示——理清历史】

(1)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请你将两处空格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

【设计表格——归纳历史】

(2)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表格空缺处①②③④的内容填写完整。

事件/内容/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国两制”的构想

核心内容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①

上来,实行②的历史性决策。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③,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④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整理图片——把握历史】

(3)看图一,是1971年的哪一项外交成就让中国外交官乔冠华如此开怀大笑?

(4)我国在航天和农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图二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什么?图三中的人物1995年获联合国“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成为亚洲唯一获奖者,他的成就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