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目的。重庆开埠通商是在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话反映了他( )

A. 热爱和平的愿望   B. 对贪生怕死的鄙视

C. 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D. 具有清正廉洁的优良品德

3、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A.“一五”计划

B.生产合作社

C.集体化

D.赎买

4、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年—1913年),该材料不能说明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厂数

资本

(千元)

厂数

资本

(千元)

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年—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年—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5、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中记载“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日记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1946年,作家朱自清写道:“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嘴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作者描述的胜利是( )

A.抗日战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北化战争 D.抗美援朝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的内容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图中历史事件发生在

A.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1898年(农历戊戌年)

C. 1901年(农历辛丑年)

D. 1911年(农历辛亥年)

8、“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中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A.青藏铁路的修建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

D.西藏自治区成立

9、红军长征期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井冈山

B. 遵义

C. 延安

D. 西柏坡

10、如图反映的是1979年以后深圳和香港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图中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能够赶上香港主要得益于我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教育体制改革

C.建立了深圳经济特区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1、井冈山被誉为“中园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园的奠基石”,它载入中国革命历史光荣史册的依据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中共在这里由幼年走向成熟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此

D.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2、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被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13、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

A. 1839年   B. 1840年   C. 1919年   D. 1949年

14、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A.

B.

C.

D.

15、“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中国首先推翻帝制,不仅走在亚洲的前列,就是在欧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评价侧重于辛亥革命的

A.世界意义

B.经济影响

C.思想启蒙

D.反帝色彩

16、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和对封建正统文化的严厉批判。改变儒家独尊一统的旧格局,在于恢复先秦“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让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加强

B.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C.从崇拜西学回归传统文化

D.对传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

17、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确定为

A. 7月7日

B. 10月1日

C. 8月15日

D. 9月3日

18、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的核心是(  )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完全控制了议会

B.君主同议会矛盾尖锐

C.殖民压迫激发了民族主义兴起

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20、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同仁堂的商标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由国家赎买接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_____,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2、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 ______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派系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______为首的奉系军阀,等等。

23、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______会战,均失败。

 

24、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

25、1945年的8月,美国向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投下两枚原子弹。

26、一人一城都是一枚书签,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人物)

(1)他是致远舰管带,光绪帝为其书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是________

(2)他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曾帮助清政府收复了新疆。他是________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其革命活动主要________

(城市)

(4)广州十三行曾包揽了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________政策,经历了鸦片战争的炮火,广州被迫开放为________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主权。

27、( )-------1965年,我国在“( )、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国民经济得到调整,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8、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一系列主张。

29、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地点)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30、《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在此处发生了著名的______(地名)战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经济特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两面大旗?“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此运动的口号分别指什么?

(2)什么杂志和哪所大学成为这次运动阵地?

(3)列举两个此运动两个代表人物?

(4)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

3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33、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岛全岛及附属各岛屿?除此之外,该条约的主要内容还有哪些?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17~1918年军阀割据简表

派系

头目

投靠的

帝国主义

控制的地区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英、美

江苏、江西、湖北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山东、

福建、浙江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滇系

唐继尧

英、美

云南、贵州、四川

桂系

陆荣廷

英、美

广东、广西、湖南

 

 

(1)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2)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