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法理概要》
D.《汉谟拉比法典》
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最能说明( )
A.封建军阀统治垮台
B.中国适合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工具的政策破产
4、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
A.没收归公
B.公私合营
C.赎买政策
D.建立生产合作社
5、孙中山认识到民主共和国政权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发达,主张兴办实业,发展经济。他提出的土地问题,已经触及到民主革命的实质。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6、“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国民革命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7、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大臣是( )
A. 左宗棠 B. 李鸿章
C. 林则徐 D. 慈禧太后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开天津为商埠 B.废除《天津条约》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9、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你可以做到的事有
①去京师大学堂参观
②晚上读读《申报》
③到商务印书馆打工
④约朋友看电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
C.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1、下图是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年是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12、下表摘录了清末三次重要的“民间上书”事件,表格中“?”处应该填写( )
A.成立兴中会 B.进行戊戌变法 C.开始洋务运动 D.建立中华民国
13、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A.新中国、土地改革、“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阶级斗争、“停课闹革命”
D.中国梦、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
14、身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在1870-1895年间乃是中国实际上的“首相”。……总之,政府的权力从满人转向了汉人。材料中的“首相”指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先后为彭德怀、陶铸、贺龙等受到迫害的党、政、军领导干部平反昭雪;1980年刘少奇平反;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诬陷的党的早期领导人,如瞿秋白、李立( )
A.坚持“两个凡是”
B.真理标准讨论
C.平反冤假错案
D.工作中心转移
1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年代尺反映了(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17、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里“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B.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C.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了
D.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18、某电视台要实地拍摄反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应到下列哪个城市
A. 遵义
B. 吴起镇
C. 会宁
D. 延安
19、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20、关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21、时间、性质: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____》。
22、看图回答问题
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
23、《海国图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 。
24、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谭嗣同、刘光第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________
25、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___________、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26、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
27、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
28、经过文革,我国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_________得到平反;随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9、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战争。
30、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灾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步入近代史,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3)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条约是哪个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4)帝国主义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侵略战争?
(5)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则被称为“关键之年”。本届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同时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提速。
——习近平讲话节选
(1)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个会议中提出来的?农村改革措施是什么?
(2)城市改革从什么时间开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哪次党代会后改革加快了步伐?
(3)改革开放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困扰,谁给予了解答?
(4)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什么理论?
33、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城市改革指的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是什么条约的内容?
(2)上述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影响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