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图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图解》的宣传画。1956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是 (  )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

D.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下图反映的是中英《天津条约》签字时的情景,下列与此条约无关的内容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京师大学堂设立于哪一时期(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4、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5、“条约有数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是对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概括。该条约的签订

A.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 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使西方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 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6、“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7、下面是我国近代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渔夫在钓鱼,远处从海岛上伸出来的一只手拿着剪刀要剪掉钓线(剪刀上写着“欧洲的干预”),而鱼身上写着“辽东”二字。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导致了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9、“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这一方针包括

①百家争鸣 ②百家讲坛 ③百花齐放④百花争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0、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中华民族的奋起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晚清政府的改革

D.近代的民主革命

11、近代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和灾难,其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内容是

A.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B.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2、从下图可见,一五计划完成时,中国已经形成一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工业基地,这个工业基地是

A.华南工业基地

B.华北工业基地

C.东北工业基地

D.华中工业基地

13、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维护两岸和平、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D.不断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14、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宗旨是(     

A.“振兴中华”

B.“驱除鞑虏”

C.“恢复中华”

D.“创立民国”

15、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举行的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官兵60万,支前民工达到230万。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领导地位

B.国民党失败原因是政府和军队的腐败

C.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保障。

D.土地改革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16、抗日救亡运动洪流中,一批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是

A. 田汉

B. 赵丹

C. 冼星海

D. 聂耳

17、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要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C.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D.要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18、“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是中共中央在1937年发表的宣言节选,由此可见(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得到巩固

B.国民政府取消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国民政府继续推行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D.国共团结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在形成

19、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烛香。”这反映了(  )

A.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整治对话

C. 台湾当局实行高压政策   D.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表明《共同纲领》(     

A.消灭了封建主义残留

B.宣告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C.体现了社会主义因素

D.发挥国家正式宪法作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________举行。会议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2、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

2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事件是______

25、会议内容:(1)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26、如下图人物是____,他领导了____,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年,转折点是____

27、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_________,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________;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____________,可指定继承人。接受________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下令以1916年为“________________”,准备元旦登基。

28、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9、意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_______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0、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被称为什么?

(2)1853年3月,太平军在哪里定都?之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2、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分别回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澳门在近代史上被哪个国家所强占?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3、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等平等的称呼。其他不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改变。

1材料一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的话是哪一句?请用“”划出来。

2为实现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是谁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党的名称是什么?该政党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有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并请说明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3材料三中的民国政府建立于哪一年?这一年即中华民国元年,那么今年2012年应该是民国多少年?

4材料二是某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