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

A. 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 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D.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战争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 黎元洪   B. 蔡锷   C. 李烈钧   D. 唐继尧

 

3、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得住脚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探索依次经历了(     

①洋务运动时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②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③1905年废除科举制                                        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

A.唐朝一明朝    B.隋朝一清朝

C.隋朝一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清朝

6、为了扫除一切黑暗势力,建立“人间天国”并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1月,洪秀全率众两万,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

A. 洪秀全自称天王   B. 金田起义   C. 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封王

7、下边的照片摄于1945年的重庆,是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人唯一的合影。当时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参加政协会议

B.解决西安事变

C.争取国内和平

D.宣传抗日主张

8、1945年8月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蒋介石还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旨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获得政治舆论上的主动权

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9、下图是一幅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太多的高利贷者》漫画图,图中俄国沙皇、德国皇帝和英国国王手中都拿着要求清政府赔款的条文,同时日本、俄国手中拿着天秤,他们一个个像上门逼债的高利贷者,一个中国人双膝跪地,惊呼:要不要中国人活了,这幅漫画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该事件是出现在哪个条约之后(     

                                 《太多的高利贷者》

A.《天津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10、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据此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共产党决策英明

B.国民党不得人心

C.人民群众的支持

D.解放军英勇作战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主要是指

A.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B.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思想路线由“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

12、下列关于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道教

②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一带的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渴望拯救自己脱离苦海

③公元1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④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穆德于622年被迫出走麦地那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4、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论述属于观点的是(     

A.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我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C.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了各项指标

D.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

15、1856年,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其企图是

A.对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共领导人宣布“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其他各民主党派……一起,来决定中国一切重要的问题”。这说明中共(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致力建立民主平等的政治

C.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D.民主党派决定着建国成败

17、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A.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C. 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 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8、美国作家索尔兹说:“(朝鲜战争)给毛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以极大的帮助,使他统一全国。他使许多原本会支持蒋介石的敌对分子沮丧了,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事件

A.加强了对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B.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9、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第一个五年计划

20、1915年,一本杂志(后改名)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这本杂志的创办标志着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改名后的杂志名称是

A.《生活》 B.《东方杂志》 C.《新青年》 D.《申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78年12月,______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9月,邓小平在______(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2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3、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_______,1895年甲午战争中_______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24、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25、1956一197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探索遭遇挫折,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于( )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颗(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26、__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7、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8、《沙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中的A处是沙俄通过《_____》割占的,B处是沙俄通过 《北京条约》割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9、

(1)图一的人物是___________,他指挥了___________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图二的人物是____________,1915年底,他与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爆发。

(3)图三的内容与____________有关,该事件在___________年发生的。

(4)图四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它和我国的_____________节有关。

(5)图五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中国_______________思想传播的先驱。

30、_______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明朝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长城通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此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4件)

(2)“讲起八一历史长”,2015年是多少周年纪念?

(3)材料中的“四军”,军长是谁?

33、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回顾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外交屈辱)

(1)有人说近代中国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请举一例说明。

(外交起步)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外交胜利)

(4)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请列举两个典型事例?

(外交辉煌)

(5)21世纪初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两例即可)

(外交启示)

(6)纵观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是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的仁人志士最先从器物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该事件(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中“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这一时期,体现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3)第三期感觉思想文化不足,进行了新文化运动,该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什么规律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