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开始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D.中共七大的召开

2、17世纪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

①都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②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政体

③都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④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该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三湾改编 C.八七会议 D.中共三大

4、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5、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6、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主要指标

1952年

1957年

国家财政收入

全民所有制

58.1%

70.6%

集体所有制

1.2%

16.7%

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

41.5%

53.8%

集体所有制

3.3%

19.0%

 

 

①实行包产到户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8、与之前签订的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出现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是

A.开通商口岸

B.割让领土

C.设立租界

D.在中国投资设厂

9、以下选项中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惠农政策的是(       

A.提出减租减息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提出免除农业税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一方面袁世凯大搞专制独裁;另一方面,思想变动的闸门已开,新思潮在进步知识阶层引起强烈共鸣。”在此背景下兴起了(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日本在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此后发生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2、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 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文中的“民国六年”是:(       

A.1915年

B.1916 年

C.1917 年

D.1918 年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A.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対外开放

14、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那一年是民国几年?

A. 民国元年   B. 民国13年   C. 民国14年   D. 民国15年

15、南京临时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法令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平均地权

B.推翻清政府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16、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7、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解放 B.上海解放

C.北平和平解放 D.三大战役的胜利

18、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9、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应是(     

A.抗击外来侵略

B.民族关系发展

C.中外友好往来

D.君主专制强化

20、“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主要是说俄国(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以及随后一段时间共霸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最先打开中国市场

C.最先获得领事裁判权

D.最先获得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领导近代中国第一场大规模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22、197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4、14——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______

25、______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理念深入人心。

26、口号:________

27、结果:中国军队经过拼死抵抗,击退日军,最后,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____,获得会战胜利。

 

28、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9、新文化运动中,_________(人名)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的胜利》,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0、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_____与民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2、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南北相望,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南京篇)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请你举例说明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

(2)你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北京篇)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在解放战争的哪次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回到人民手中?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哪些启示?(至少写出2点)

33、综合探究: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十六斤铜权(秤砣)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秦朝十六斤铜权铭文拓片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候,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馆,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李斯等《琅琊石刻·始皇颂诗》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虽愚且暴,然六国贤者仍多从之,役九州而定天下,合诸国而为郡县,人心一统,四海归一,俾使民者皆安居其上。

——[西晋音]卢阳《秦政指说》

(1)材料一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司马迁和卢阳对秦始皇的评价态度及看法。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