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因果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

B. 科举制度废除——京师大学堂

C. 抗日救亡——《阿Q正传》

D. 维新变法——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呼

2、《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①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②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消亡

③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①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4、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把地主所有土地分给农民

D.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5、张先生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6、观察下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出的理想社会切实可行

B.反映了农民阶级分配土地的诉求

C.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

D.空想色彩浓厚,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民阶级参加革命

7、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A.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B.中共八大以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中共十八大以后

8、以下不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地方代表人物的是

A.张之洞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奕䜣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②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有(     

A.调整三不政策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实行三通

D.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11、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匆匆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护国运动的爆发   B. 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 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 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

12、如图为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1860年,圆明园遭到了抢劫和焚毁,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抢劫和焚毁”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美联军

B.英法联军

C.日俄联军

D.八国联军

1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这场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场讨论的时代背景是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B.这场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这场讨论从《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

D.这场讨论标志着我国走出了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15、下列哪一次会战的胜利,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A.徐州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6、数据变化可以反映某段时期的历史概况。从下图的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

B.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C.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

D.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解放战争

17、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之后,西方列强却以此为由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倭奴似虎狼,犯我台儿庄。燹戮燃仇愤,危亡挺脊梁。精诚赢大捷,忠勇固金汤。血海尸山上,旌旗猎猎扬。”该诗词歌颂的战役的历史地位是( )

A.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真正的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下列不能体现该“大事变”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B.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0、对下图所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由彭德怀将军指挥

C.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22、鸦片战争爆发于________年6月,结束于________年。

 

23、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凯撒命人以其为蓝本,编制成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这一历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4、结果:经过一天激战,将日军______歼灭。

 

25、1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

21912_______颁布,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

26、1911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____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27、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______》。

28、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2)“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抗美援朝英雄功臣——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解放军好战士——

30、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32、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在党的历史上有两次伟大转折: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决策?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施了哪一项重大改革?哪个城市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2001年我国加入了哪一个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3、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头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4年毛泽东参加的哪次会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失败后,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哪一著名论断?

(2)写出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哪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毛泽东思想被写进党章是在哪次会议上?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参加了哪次谈判?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哪一著名论断?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请依据所学知识完成①②③④处填空。列举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一个代表性军事工业和一个民用企业。

(2)拉开②中变法序幕的是什么历史事件?②中领导者是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说出③中“革命”的领导者是谁?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样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