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上述材料出自:(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近代某所学校校歌唱道:“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下列关于该学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B.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
C.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为北伐战争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3、某兴趣小组同学编写了《红军长征》剧本,其中反映遵义会议一幕的应该是( )
A.《突破﹣﹣浴血奋战》
B.《霞光﹣﹣伟大转折》
C.《铁流﹣﹣革命理想》
D.《会师﹣﹣万众一心》
4、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燃起大火,无数文物被毁。同样毁于大火的还有百年的圆明园。圆明园被毁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维新变法时期
5、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如( )
A.开办轮船招商局
B.兴办京师大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废除八股文
6、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是( )
A.“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7、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B. 引进外资
C. 引进外国管理经验
D.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8、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
A.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B.中共八大以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中共十八大以后
9、下列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20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 第6课 戊戌变法…………………………………………………………………………28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平丑条约》签订……………………………………………32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0、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某校团委组织“忆红军,走红旅”活动。该活动设计的主要路线是( )
①遵义②瑞金③金沙江④会宁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
1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B.使中国的自然经济消亡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刺激中国进行制度变革
12、“民国时期,小到摩擦,大到大规模的血战,总是不断发生。据历史学家统计,在1916-1928年间共发生140次战争导致这一时期战争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义和团运动
B.袁世凯独裁
C.军阀割据
D.“二次革命”
13、2021年“戴口罩、健康码、疫苗”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14、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描绘的史实是( )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5、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赢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由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能够( )
A.壮大中国工农红军的力量
B.团结农民赢得抗战胜利
C.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D.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16、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7、1953年之前,陕西宝鸡地区有10多家以酿酒为业的作坊。1953年底,受农业合作社启发,有几家酿酒作坊率先组成生产合作社,共享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市场客户,很快取得丰厚经济效益。其他酿酒作坊纷纷要求入社。这体现了( )
A.宝鸡地区酿酒业出现垄断组织
B.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技术提高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优越性
D.政府经济建设的领导能力增强
18、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一书中对19世纪中期发生于中国的一场农民起义作了这样的描述:“这次起义是一次驱逐地主、对其地产实现集体化的尝试。最终它失败了,主要是西方为了保住自己商业上的好处而对清政府提供了援助。”书中描述的“这次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9、檀香山,这个位于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瓦胡岛上的一个地方,因孙中山在这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被中国民众所熟知,这一革命团体指的是
A. 强学会
B. 兴中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20、《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经济侵略的特点的是( )
A. 赔款白银二亿两 B. 增开四个通商口岸
C. 开辟内河航线 D. 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厂
21、洋务运动时期口号是_____。
22、________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3、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24、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5、1919年____,引发了五四运动,学生们提出了“__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运动中心也由____转移到____,五四运动也成为了____的开端。
26、1927年8月,中央在汉口召开_________,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_________,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7、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______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______。
28、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采取的创举是 ______ 。
29、林则徐领导的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0、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___________;
(2)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___________。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这次会议作出哪些重大决策?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3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3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它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在此以前,中国是东方的庞然巨物,亚洲最大一个封建制度的堡垒。但是,英国兵船鼓浪而来,撞倒了堡垒的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简表》
项目 | 1894年前 | 1895-1900年 |
外国在华开设工厂 | 80家 | 933家 |
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 | 2800万元 | 5.2亿元 |
——摘编自周一良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第十二款:西历本年七月二十四日、即中历六月初九日降旨,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电报》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并说明“这场战争”成为“一块界碑”的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历史现状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