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曾经的内蒙古“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如今的内蒙古“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转换时空。”内蒙古自治区的巨变得益于实施(     

A.计划经济体制

B.中国梦宏伟蓝图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青藏铁路开通

2、农民可以高兴地说:以后再也不会受地主的剥削了,因为这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了。”地主阶级在中国被消灭是在(     

A.辛亥革命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抗美援朝后

D.土地改革后

3、如图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某一单元的目录。该单元的主题是(     

第4课洋务运动.........2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

第6课戊戌变法.........28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32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和碰到的情况有

①我国农村“分田分地正忙”        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③报刊上的新闻很夸张,不可信       ④中学生参加了火热的“文化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1942年,在对日军的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A.左权

B.张自忠

C.佟麟阁

D.姚子青

6、十九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义和团运动广泛开展,义和团的行动纲领是

A. 反清灭洋   B. 驱除鞑虏   C. 平均地权   D. 扶清灭洋

7、太平天国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主张的纲领性文件是

A.《劝世良言》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明定国是”诏书

8、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 )

A.甲午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9、“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 旅顺大屠杀

B. 南京大屠杀

C. 珍珠桥惨案

D. 平顶山惨案

10、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1、1946年陈伯达撰写的小册子《窃国大盗袁世凯》,称袁世凯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集中的黑暗影”,袁世凯“窃国大盗”的形象广泛出现于各种历史教育和政治宣传的场合。袁世凯“窃国大盗”的行为是(   )

A. 护法运动   B.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 护国运动   D. 二次革命

12、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领导人,他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的“民生主义”,实际就是中国同盟会纲领中的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恢复中华”

13、1872年到1875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1人和8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步逐渐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A.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14、“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材料所说的“西安举事”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海晏堂是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最大的一座园林景观,在海晏堂前有著名的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雕像喷泉,但在1860年的一场劫难中,海晏堂被焚烧破坏,兽首铜像也开始流失海外,至今都未找全。那么这场劫难的制造者是谁呢

A.英法

B.英俄

C.美俄

D.美法

16、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C.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为表 格的①和②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A. ①工业革命②曾国藩   B. ①辛亥革命②梁启超

C. ①五四运动②陈独秀   D.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康有为

18、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基于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A. 轮船招商局   B. 继昌隆缫丝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19、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

D.战役结果

20、假如你在百度搜索输入“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以上”“日本的滔天罪行”这三个关键词,搜索结果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

B.镇江屠城惨案

C.南京大屠杀

D.常德细菌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2、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3、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是___________

 

24、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5、____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年4月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6、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中:

A.天京

B.金田起义

27、______战争中,中国人民______为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慷慨奉献,被人们誉为“______”。

28、1951年,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9、导火线:___________

30、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2、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1

李鸿章等

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统治

2

康有为、梁启超

救亡图存,主张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3

三民主义

4

陈独秀

5

(2)中国人在以上救国道路上的探索都失败了,这些失败对你有什么启迪?

33、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国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编自《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二: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三:在目前,这个政府的基本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这个政府的成分将扩大到广泛的范围……不能反对欧美帝国主义,却可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人们,只要他们愿意,也可以参加。

——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1935年12月)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材料一、二、三所述时期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决策,并分别归纳这些决策实施的重大成果。

(2)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