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位画家创作出如图著名绘画作品,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该画家是( )
A.齐白石 B.聂耳 C.张大千 D.徐悲鸿
2、“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东部,而在西部;中国现代化的落脚点最终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区。”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在20世纪末实行了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
D.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安史之乱 | 使唐朝受到致命打击,很快灭亡 |
B | 鉴真东渡 | 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
C | 澶渊之盟 | 使辽与北宋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
D | 王安石变法 | 使宋朝实现了富国强兵 |
A.A
B.B
C.C
D.D
4、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是
A.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C. 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D. 澳门第一任行政长官——曾荫权
5、1950年,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其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6、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南京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
C.北平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太平天国政权定都在( )
A.金田 B.上海 C.南京 D.安庆
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英雄有( )
A.杨靖宇
B.张自忠
C.左权
D.邱少云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10、洋务运动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浪潮中。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B.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C.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二次革命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2、两岸民众由过去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变成了“天涯咫尺,处处通途”是始于
A.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B. 《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C.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D. 胡锦涛会见连战
13、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4、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 )
A.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B.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作出积极努力
C.国民党内英美派积极奔走营救蒋介石
D.何应钦派兵威胁张、杨
15、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这里所指的“杰出人物”包括
A.关天培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则徐
16、“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上述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瑷珲条约》
17、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幅宣传画。这反映当时( )
A.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B.人们可以控制宇宙运行
C.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人们迫切想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
18、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也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下表中所列人物的共同诉求是( )
人物 | 言 论 |
李鸿章 |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梁启超 |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
陈独秀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发展军事自强求富
D.实现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19、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
A.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正式开始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打破了日本三月灭中国的迷梦
20、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大杂居、小聚居
B.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1、1992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是________。
22、达.伽马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
错误: 改正:
23、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4、清朝于________年废除科举制。
25、_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__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6、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_____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_、社会化发展,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7、1927年的_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
28、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_______发展的特征;鲁迅的《_______》,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29、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军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30、武昌起义组织机构:_______和_______。
31、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并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阶级)
(1)写出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运动一例。这种盲目排外的色彩引发了哪一侵略战争?
(地主阶级)
(2)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地主阶级在19世纪60年代掀起了哪一运动?写出这场运动期间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新式海军名称。
(资产阶级)
(3)写出20世纪初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一例。
(无产阶级)
(4)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哪一运动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成长之路)
(5)以史为鉴,谈谈革命怎样才能胜利?
32、请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
(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
(3)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运动
3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伟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什么?它包括哪三项内容?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34、数字中的历史。
(长征)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长征出发地点在A ;长征途中召开的 B 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面对这些令人震撼的数字,谈谈你对长征的认识。
(抗日战争)
材料一: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其中,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的有22次的会战,1117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上),以及38931次的小型街战。
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各种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上对敌发起主动作战,大小战斗共达12.5万次。最多时投入正规部队90多万、民兵200多万。
材料三: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1937年7月至1941年,海外华人购买国债和义捐总额为国币1912亿。在菲律宾,从1937年7月至1939年5月,海外华人先后汇出的捐款及公债约合国币1710万元。在欧洲,截止1938年底,西欧各地华侨的抗日救国义捐,总数达1700万元。
(3)依据三段材料,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到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最后日本在中国战区共有180万部队投降,日本陆军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限制在中国的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4)阅读材料四这一组数字,谈谈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不同时期参加革命的伟人 | 不同时期为国牺牲的英烈 | ||
朱德参加辛亥革命 | 25岁 | 徐锡麟牺牲 | 34岁 |
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 | 28岁 | 杨靖宇牺牲 | 35岁 |
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 | 23岁 | 黄继光牺牲 | 21岁 |
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 18岁 | 小英雄刘胡兰牺牲 | 15岁 |
(青年英杰)
(5)中华民族英雄辈出,青年英杰数不胜数。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与担当;面对这些前辈,你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