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2、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遵义会议、新中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C.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D.辛亥革命、遵义会议、新中国的成立

3、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 彭德怀

B. 朱德

C. 刘伯承

D. 陈毅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5、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按劳分配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6、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对条约的内容或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南京条约》使英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

③《马关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7、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的骨干,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个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福州船政学堂

C.黄埔军校

D.京师同文馆

8、民谣是民间流行的、表达民族情感的歌谣。“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在歌唱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古田会议

9、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自然经济解体

10、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①

11、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戚继光

D.林则徐

12、外国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在通商口岸设厂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④外国进出口关税,中国需要与外国协商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13、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警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

A.专制和愚昧

B.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C.新道德和新文化

D.科学和民主

14、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反割台 D.三元里抗英

15、下列表格反映了日本陆军兵力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时间

日本陆军总师团数

日军在中国师团数

日军在太平洋及东南亚师团数

1937年年底

24

21

/

1939年年底

40

34

/

1941年年底

51

35

10

1942年年底

70

37

15

1945年年底

168

53

4

A.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战场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普遍支持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6、持续14年,波及大半个中国,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17、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与非洲、拉美、阿拉伯等地区的具体合作规划,不断深入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中国多家广播电台也是在东盟国家落地。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新格局是( )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全方位外交

18、2021年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公开场合发表涉台言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同于美日同盟有事”。众所周知,今日两岸分离局面开始于1949年4月。当时,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据此分析

A.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B.台湾问题是中日外交问题

C.台湾问题是中美外交问题

D.台湾问题是民族事务问题

19、80年前的1937年仲夏夜,日军谎称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此次事件称(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1954年宪法的颁布实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2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为代国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

23、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4、中国近代历史出现了许多“第一”。

(1)孙中山创立的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_________》是中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

25、导火线:___________

26、________年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年5月,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7、_________》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胡适在上面发表《_____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支取代文言文。

28、1983年,包干到户在全国农村的普遍实行,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____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29、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

30、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建立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具体时间。

【巩固新中国】

(2)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3)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什么事件?它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进行的?

【建设新中国】

(4)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施了哪一计划?主要任务是什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国家对哪几个方面的改造?请写出一条它的作用。

【发展新中国】

(6)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请再列举一个经济特区。

(7)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重新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规定割让什么地方给英国?

33、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3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材料一所叙述的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这一事变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中国的抗战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请写出八路军对日军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的名称。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答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四:如下表格

时间

事件

备注

1937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4)依据材料四内容的提示,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