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南京条约》附件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给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在这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国获得的特权有(   

①协定关税权     ②领事裁判权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上甘岭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B.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C.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

3、河南林县人民开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1965年实现了总干渠的通水。到现在石壁上还保留着当年的豪言壮语“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苦战有头,苦熬无头”。材料折射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

B.亲民爱民

C.大力协同

D.助人为乐

4、《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

A.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   B.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 20世纪30年代日本扩大侵略

5、“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战争”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6、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7、下列历史事件中,联系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 《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

C. 洋务运动一京师大学堂

D. 井冈山会师——工农红军笫四军

8、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曾经是私营企业。1954年,同仁堂经理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时国家对同仁堂生产资料的处理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直接没收

B.合作开发

C.赎买政策

D.租赁政策

9、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10、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下图是某校学生游学期间参观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博物馆,该馆的基本陈列详细介绍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历程。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12、有史学家认为:“20世纪初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B.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C.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3、1839年6月3日,他领导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毒品销毁运动——“虎门销烟”,此举震惊中外,在世界禁毒史上树起第一座丰碑。他不仅是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声望。他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陈化成

D.曾国藩

14、纽约《世界日报》评价毛泽东生前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反映下图这一大事的诗词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15、九(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是

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我国某座城市,凭借“拓荒牛”的精神,从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到“粤港澳大湾区引擎城市”,“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座城市是(       

A.深圳

B.广州

C.珠海

D.上海

17、流行语记录着人们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A.一大二公

B.造反有理

C.斗争地主

D.招商引资

18、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事件是(   

A.庄园的出现

B.武士阶层的出现

C.大化改新

D.幕府统治的建立

19、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 《国闻报》   B. 《新青年》

C. 《时务报》   D. 《民报》

20、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 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结合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西藏方面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人民政府谈判

(3)意义: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____》。

23、下图中乔冠华“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 平方公里。

25、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26、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的 _________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923年2月, 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平型关大捷总指挥——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3)发表东北易帜通告——

(4)黄埔军校校长——

28、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于 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29、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30、影响:日本企图迅速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这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四次侵华战争期间的两个事例。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爱国精神?

(3)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既有矛盾又相互勾结,指出列强联合侵华的两次战争?

32、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33、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事道路,抛头颅撒热血。大家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一到两名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例并阐述他们的革命精神。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1年是中共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靠军间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   第五次反“国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开始时,党和红军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党和红军中大多数人在惨痛的事实教育下,认识到再也不能照那条错路(即“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继续走下去。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历史性决断的会议。

——摘编自金冲及《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材料三

材料四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材料一的起义指什么事件?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2)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历史性决断是什么?

(3)毛泽东在上图中召开的重大会议上作了什么政治报告?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这个结论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