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有关,根据图片及文字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民族团结的力量

C.社会生活的变迁

D.政协会议的扩大

2、1919年6月初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 斗争形式从学生示威游行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 工人阶级取代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D. 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政府

3、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与这一雕塑反映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宝贵

D.陈化成

4、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

A.实行土地改革

B.发展轻工业

C.发展重工业

D.进行三大改造

5、2020年1月,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武汉毅然决定“封城”。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列各项与武汉无关的是

A.公车上书

B.汉阳铁厂

C.武昌起义

D.八七会议

6、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开国大典

7、下图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将永远载入史册,因为这场运动

A. 巩固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B. 延迟了鸦片战争的发生

C.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 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坚决意志

9、历史图像资料能够诠释和还原历史事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下列图像资料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10、通过搜索关键词“国民党一大、周恩来、黄埔军校、叶挺独立团”,最有可能搜索到(     

A.中共成立

B.南昌起义

C.国共合作

D.护国战争

11、洋务运动的中央代表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奕䜣

12、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此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13、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了兴中会 B.建立了同盟会 C.提出了三民主义 D.创办了《青年杂志》

1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版图原来像一张秋海棠叶,被北边的熊咔咔一啃,就变成了瘦鸡一只”。“北边的熊”指的是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下列有关建国初“三农”问题说法错说的是

A.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土地改革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1953年,全国各地全部完成土地改革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6、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实际上始于五四运动,完成于1922年中共二大的召开。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的起点定于五四运动,其依据是(  )

A.五四运动开始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在五四运动中,中国人第一次鲜明地举起了反帝的旗帜

D.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

17、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在今天已经实现,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看报纸   B. 看电视   C. 上网   D. 打电话

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开拓创新

C.艰苦奋斗

D.民主科学

19、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面对险峻艰苦的环境,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走了二万五千里,实现了战略大转移。请你将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  )

①四渡赤水

②爬雪山过草地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③②

20、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许多代表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这次会议就是(     

A.八七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从0到9的计数法,最早是古代_____人民发明的阿拉伯人将其改造,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________,互不干涉内政,____________,和平共处。

2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24、1927年的_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的方针,此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26、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________,并建立________,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走向失败。

27、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28、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________,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9、________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0、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2、发动西安事变的国民党将领是哪两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33、请写出南京条约的内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1-2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7月13日下午,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房……这一年7月,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飞)机……从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亿两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成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为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或直接变为国营商店。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