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谣具有时代性。下图中的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国共合作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2、如下所示的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C. 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D.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 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B.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D. 《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4、八年(3)班的同学准备排练课本剧《洋务运动》,如果你是导演,你将从下面历史人物中选哪位担任洋务派的中央代表( )
A. 曾国藩 B. 奕䜣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5、整理知识要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共同说明了
时间事件 秦朝时期郡县制度的设立与推行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与完善 北宋时期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等 明朝时期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清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
A.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
B.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
C.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
D.中央权力的不断缩小
6、“百日维新”如夏日流星,虽然闪电般短暂,却用耀眼的光芒划破了黑暗的天空。对“划破了黑暗的天空”理解正确的是
A.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影响
C.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D.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7、下表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976年和1979年各项发展数据。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凤阳县小岗村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收入 | 还贷款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110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 |
1979年 | 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800元 | 30000斤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8、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管全国教育,设立京师大学堂是
A.洋务运动的结果
B.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
C.戊戌变法的结果
D.辛亥革命的结果
9、“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0、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李思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11、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②建立了中国近代化的陆、海军
③开办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 ④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是历届两会关注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3、他是近代儒商的典范,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利用股份制创办中国第一个民营企业集团。他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謇 D.谭嗣同
14、下列是近代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对香港地区的侵略方式是战争和购买
B.英国对香港的侵占始于1898年
C.英国对香港的割占,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侵占香港是英国发动对中国战争的根本目的
15、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如今己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军旗升起的地方”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中共一大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八一南昌起义
16、毛泽东曾在《忆重庆谈判》中说“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和蒋介石共建新中国 B.商讨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建立统一战线抗击日寇 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王
17、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
A.中国的首都两次被侵略者占领
B.《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
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将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
18、毛泽东曾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A. 名牌服装争奇斗妍
B. 时装表演成风景线
C. 西装革履
D. 军绿色服装,千篇一律
19、观察以下《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的年份 | 引入上海的年份 | 引入重庆的年份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电报 | 1835年 | 1871年 | 1886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A.中国近代化呈现区域差距
B.上海科技水平很先进
C.重庆发展落后于全国
D.中国与世界差距拉大
20、请给下列图片选取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
A.“两弹一星”成就展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C.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21、新疆收复后,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22、1927年8月,中央在汉口召开_________,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_________,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3、主张:利用____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___的统治。
2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___、___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5、第一个农村革命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
26、局势:战略进攻之后,先后歼灭国民党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主力退守沈阳、___、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27、民国元年是公元_______年。
28、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____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29、古田会议:1929年12月,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30、(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
(3)1898年,光绪帝颁布_________,宣布实行变法;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______。
(4)_________,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间_________。
(5)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_____占据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平壤战争牺牲将领_________。
31、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首70年,我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苦难与艰辛。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请写出事件名称及具体时间。
(2)图二标志着哪一战争结束?
(3)图三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的场面,这是1971年在哪次会议通过的决议?
(4)图四反映的是2015年的一次会面。图中与习近平会面的人物是谁?这次会面有什么影响?
33、简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他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并说“我们现在认定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孙中山将它阐发为什么?
(2)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20世纪初他领导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什么革命斗争?此次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等进步知识分子是在对中国革命中哪次斗争中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后而提出上述口号和想法的?
(4)材料二中“他”等由此而掀起了一次著名的什么运动?有何重要作用?
(5)结合材料二中“他”等掀起的运动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