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政府提出:在(反法西斯)联合国家胜利之日的庆祝盛会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的代表音乐。《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冼星海

C.徐悲鸿

D.聂耳

2、我国在1956—1965年这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在曲折中前进。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建设成就是

A.原子能工业起步,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B.人民公社化运动,建成了初级共产主义

C.大庆油田等建成投产,石油产品实现自给

D.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等

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4、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舍监程瑞芳日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16张侵华日军自拍的屠杀平民及调戏、强奸妇女的照片等。这些材料呈现历史的方式有

①当事人的日记   ②当时的影像资料   ③经历者拍摄的照片   ④历史遗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1)九一八事变

(2)七七事变

(3)西安事变

A. (1)(3)(2)

B. (2)(1)(3)

C. (3)(2)(1)

D. (2)(3)(1)

6、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

A. 秦日纲   B. 陈玉成   C. 李秀成   D. 石达开

 

7、《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是(       

A.拆毁大沽炮台

B.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赔款白银4.5亿两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8、下图的历史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的奋斗历程,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

 

A. 开天辟地

B. 当家作主

C. 改革开放

D. 香港回归

9、战国中后期,提出“事一强以攻众弱”这种策略的是哪国?

A

B.

C.

D.

 

10、1945年8月,蒋介石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电报中的“陪都”是指(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11、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A.《黄河大合唱》 B.《大路歌》  

C.《毕业歌》     D.《义勇军进行曲》

 

12、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烛香。”这反映了(  )

A.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整治对话

C. 台湾当局实行高压政策   D.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13、下图所示两图反映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4年

B.1924年和1927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28年和1937年

14、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有关部门在首先发动起义的地方举办了纪念活动,请问该活动放在了( )

A. 武昌   B. 南京   C. 南昌   D. 上海

 

15、2020年电影《八佰》热映,描写的是抗战初期一次比较有名的战斗“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反映的重大历史背景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6、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民主选举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敌我双方实力极不对称、战争前景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扩大战争,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B.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

C.国内局势稳定,争取良好外交环境

D.苏联大力支持,对美战争胜局已定

18、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下对这场运动的评价正确是

①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

③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④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电影《曙光》再现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波澜壮阔的斗争局面,塑造了林祥谦、施洋等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光辉形象。有关这次“大罢工”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次斗争,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②罢工的时间是1923年2月

③罢工得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0、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B. 明确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 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D.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2、在中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

23、会议内容:(1)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24、1947年夏,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序幕是______

2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

26、______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7、1860年10月,____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28、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1981年,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9、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的名称。

(1)虎门销烟,反抗侵略——(2)视死如归,血战黄海——

(3)救亡图存,变法牺牲——(4)百团大战,彰显精神——

(5)舍本逐末,实业救国——

30、(1)_________(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

(3)2018年3月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指的是政治协商会议和____________。

(4)国家主席___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5)__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8年习近平多次阐述“两岸一家亲”理念,一以贯之。台湾问题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历史因素,有大陆先民筚路蓝缕传薪火,有甲午战败遭受殖民统治,有1947年“2·28”事件造成的历史创伤,也有国共内战延续等。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它的创建有何意义?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为抗击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打击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坚定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两次战役名称。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2、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相差甚远。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哪些条约?(回答两个即可)

(2)孙中山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上李鸿章书》)试举两例证明李鸿章“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3)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所说的“纸糊的老虎”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捅破了?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吾悲李鸿章之遇”。

33、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之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哪个村?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里?1988 年哪里被划为经济特区?如今,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6)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也在不断地深化2001年,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7)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示意图

材料三:

材料四∶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提供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动力,梦想提供了信念的支撑,有梦就有未来。

(1)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2)观察材料二,作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城市?写出它在图中的代表序号。

(3)材料三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 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哪些?

(4)请你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面对中华民族的未圆之梦,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