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
2、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到现在每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有
①艰苦奋斗精神
②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
③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1909年,张某在路边向报童买了一份当天的《申报》
B. 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 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 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4、有一个条约,堪称中国近代最耻辱的条约之一,它的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此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下图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意义
C.时间和意义
D.方式和背景
6、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史学界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是指中国抗日战争( )
A.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并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地区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9、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10、20 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 两岸实现“三通” C. “九二共识” D. 两岸实现停火
11、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C.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13、口号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口号反映的史实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 )
A.经济建设要制定计划指标
B.建设社会主义要艰苦奋斗
C.要有敢想敢做的开拓精神
D.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
1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战士抗击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廊坊阻击战
B.平行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石牌坊大捷
15、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如下图记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1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7、“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这样评价这次会议是因为它( )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进行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C.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8、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 采用公元纪年
C.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意义主要在于( )
A. 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否定了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0、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族、民权、民生 D. 民主、科学
21、_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2、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这一年爆发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23、我国化学界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世界制碱权威”的是:
24、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
25、下图遗址毁于是_____两国之手。
26、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作为都城。
(2)在湖北武汉的________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汉因此有“首义之城”的美誉。
27、制定机关: ____________。
28、填空题。
(1)在抗美援朝中,司令员是_____。我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_____。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_____新时期。
29、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0、“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实现“救国之梦”,谁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2)为实现“建国之梦”,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3)为实现“强国之梦”,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中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4)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3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阵地。
33、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这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4)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谁窃取?
(5)1912年联合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的是谁?
34、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材料一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谁?有什么国际意义?
材料二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2)材料二中为了使会议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一方针?
材料三
(3)材料三图一中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4)材料三图二中尼克松访华期间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什么文件?他的访华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外交布局。
——《中国历史》八下17课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一个怎样的外交布局?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请举一例说明。